阳高县“1+35”党建发展联盟助力乡村振兴小记(村村党建联盟)
中新网山西新闻7月31日电 一栋栋温室大棚集中连片;水肥一体化技术为蔬菜提供优质的生长环境;清脆鲜嫩的西红柿挂满枝蔓,菜农们正忙着采摘、装箱……
阳高县大白登镇陈官屯村的产业发展,只是该县“企业联村、村企联建”助推乡村振兴工作的一个缩影。
阳高县牢牢把握中央省市扶持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专项资金契机,选取华联公司党支部和35个村的党支部耦合,全力推行“1 35”党建发展联盟示范工程,努力推动村企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双向促进、共同发展,走出了一条党建搭台、村企抱团、联动发展的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子。
借力图变,谋划全域“一盘棋”。眼下,正是瓜果飘香、成熟上市的旺季,在阳高县古城镇下辛庄村设施农业示范园里,圆润饱满的哈密瓜倍受人们喜爱。
“‘村企联营’新模式能够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乡村产业发展优势,一下子解决了下辛庄村发展设施农业科技含量不高、农业生产效率低的难题。”古城镇负责人说。
阳高县委把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壮大提质摆在重要位置,全域统筹、着力推动,构建起促进集体经济发展的组织领导体系、政策支撑体系。为破解过去各村“单打独斗”,两级分化的集体经济发展局面,阳高县将华联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与包括古城村在内全县35个村党支部结盟,成立党建联盟理事会,由企业和35个村负责,按照“组织共管、活动共建、决策共谋、成果共享”的工作方针,发挥党建联盟组织优势,打造民主决策、共建共享的协作体系。
聚力求变,抱团搭乘“致富车”。盛夏炎炎,晶莹剔透的西红柿在东小村镇广袤的大地上画出了一幅色泽艳丽的图画。一架、一室、一棚、一片,满眼的“阳高红”把收获的喜悦映在了农户的脸上。
7月16日上午,大同华联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阳高红”西红柿开园销售仪式在该镇新东村举行,吸引了来自北京新发地张军果业、北人集团、青岛四海通达物流、石隆果蔬等多家外地客商前来选购。
大同华联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积极推行“企业 合作社 农户”的模式,签订农产品种产销协议,负责提供种苗和种植管理技术,35个村依据各村土地条件和传统特色种植业,由农户种植农产品,华联公司打包收购推销。
着力转变,“组织力”激发“源动力”。为确保“企业联村、村企联建”规范高效运营,阳高县在党建联盟理事会下搭建集体经济发展、青年务工创业、农产品推广销售、关爱互助四大服务平台,平台负责人即各小组负责人,由工作能力突出、带头致富能力强的村党组织书记担任组长,同时选择1名企业负责人和2-3名村党支部书记任成员,负责平台日常的运行和管理,辐射对接35个村。
“‘村企联营’模式在组织经营、生产环节、管理手段等方面探索公司化运作,用活了农村资源,促进了集体增收,鼓起了农民口袋,‘组织力’激发了‘源动力’,走出了乡村产业运营的新路径。”阳高县委组织部负责人说。(完)(孙展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