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党建案例展播(57)温州市铁投集团丨构建“136”党建工作大格局,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当下,浙江国资国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五届五次全会决策部署,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聚焦“三个再”“五个更”目标要求,持续开展基层党建争先攀高行动,推动国企基层党建工作全面建强、全面过硬、全方位走在前列,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中作出国资国企新的更大贡献。
由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浙江大学纪检监察研究中心、浙江省委党校全面从严治党研究中心、浙江共产党员杂志集团组织开展的第六届“国企党建创新样本”活动启动征集以来,200余家国企党组织报送500多份案例。“浙江党建”微信公众号进行择优展播。
第57期为大家推荐的党建案例是:温州市铁路与轨道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构建“136”党建工作大格局,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背景
温州市铁路与轨道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温州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力军,承担着温州市铁路与轨道交通项目建设、运营管理、资源开发等重要职能,始终积极践行“幸福轨道,链接温州新未来”的企业使命,努力探索和思考如何把党建工作更深层次地融入企业治理,使党建工作成为中心工作的有效助推器,为加快推进“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简介
温州市铁投集团坚持“融入中心抓党建、融入中心创品牌”理念,打造“瓯江红·幸福轨道”党建品牌,构建“136”党建工作大格局,聚焦“紧盯一个目标,履行三大责任,实施六大行动”,多方面、全维度提升政治引领力、推动发展力、改革创新力、凝聚保障力,有效破解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两张皮”的问题,实现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双赢共进”。
做法
紧盯一个目标
坚守轨道交通基业,坚定走好城市开发之路、产业开拓之路,致力成为支撑温州轨道交通发展、引领城市品质提升的新时代国有企业,致力成为政治引领力强、推动发展力强、改革创新力强、凝聚保障力强的先进党组织。
履行三大责任
担当政治责任,打造人民满意的轨道交通,彰显国企担当,牢把交通“先行官”定位,优化线网布局,建设互联互通、多元立体的轨道交通运输体系。
担当发展责任,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助推区域经济发展。使党建工作向“区域整合”转型、向“条块结合”转变,拓宽延伸轨道产业链条,形成多元共创的轨道交通产业体系。
担当社会责任,提升城市高水平发展活力,打开服务发展新格局。秉承“用心温暖每一程”的服务理念,大胆探索满足乘客便捷、个性的出行需求,用优质服务温暖温州城。
实施六大行动
开展“政治提能”行动。强化政治引导,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系统领会、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贯彻落实到生产经营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各环节全过程。强化党建引领,压紧压实管党治党责任,抓好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建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完善党建责任考核,构建履责考责、问责追责的工作闭环。强化治理效能,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作用,形成以公司章程为核心、以“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和授权管理制度为统领、以各决策主体议事规则为基础、以重要业务管理制度为延伸的法人治理制度体系。
开展“思想提升”行动。开展思想铸魂工程,有计划分层次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定期推送微短信、微语录、微故事,创新推出电子刊物,利用学习强国、青年大学习等平台,推动学习教育具象化。打造青年思政品牌,构建“1234”创建机制,以锻造一支信念坚定、忠于企业、勇于担当的青年员工队伍为目标,组建两支宣讲队伍,搭建学习教育、技能竞赛、文化聚力三大平台,强化思想、制度、示范、服务四大引领,引导青年自觉将个人成长追求与集团发展同步伐、共命运。培育良好文明风尚,弘扬劳模工匠好风范,讲好“温州好人”故事,举办道德讲堂20余场,受众2000余人次;弘扬爱岗敬业好品质,选树优秀典型,获评“最美温州人”,员工见义勇为、英勇灭火等事迹被广泛报道。
开展“强基提质”行动。守好红色根脉,建立月度党内组织生活情况报告机制,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谈心谈话等制度,推行党建工作提醒机制,全面实行党建工作与党员档案数字化管理。筑牢战斗堡垒,健全党务工作机构,选优配强“领头雁阵”,实施基层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工作者履职能力提升行动。用好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员突击队等载体,“四强四优”党组织和清廉标杆点创建率80%以上。搭建服务桥梁,成立职工俱乐部16家,定期举办“幸福铁投”系列文体活动,培育省级以上职业技能竞赛能手9人,“浙江青年工匠”“瓯越工匠”12人,获评市级“五星”职业技能认定企业。
开展“融合提效”行动。打造S2线“瓯江红·幸福轨道”党建主题车站,以S2线为主阵地,以轨道运营服务为主抓手,打造五个各具特色的党建服务点,串点成线,以线带面,开展强心铸魂、同心共建、暖心服务、匠心筑梦、守心持正五大行动,S2线运营服务更上一层楼。打造S3线“红行瓯越·幸福轨道”党建项目工程,以S3线建设现场为阵地,以所有参加单位、协作单位和管理服务单位为主体,打造1个主阵地,建设5个服务点,全面推进“建设提速、品质提标、匠心提能、管理提效、服务提优”精建精美行动,S3线工程建设跑出加速度。打造“幸福轨道·红管家”党建联合体,通过组织联建、活动联办、党员联育、资源联享、发展联谋,探索建立“1 X N”党建联建发展模式,即围绕1个党建品牌,以S1线、S2线、火车站广场、人才公寓等X个阵地,开展N项联建活动,把党组织建设、资产经营、产业发展等“多条线”集聚成党建联合体,轨道交通资产经营事业干出新高度。打造“幸福轨道·同心强城”轨道交通TOD党建联建体,集政府部门、国企、设计、咨询单位和国内头部房企于一体,共享信息、技术、市场、人才等资源,形成同学、同促、同建、同行、同廉五大版块,通过N项活动举措,促进党建业务深度融合,TOD综合开发摁下快进键。
开展“赋能提优”行动。实施干部队伍锻造工程,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推行干部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机制,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实施人才价值提升工程,优化提升组织体系,建立人才分层分类培养体系,建立以岗定薪为主的收入分配制度,建成校企实训基地、企业内训师试点,干部梯队高学历、高职称、年轻化结构明显改善,荣获市担当作为好干部、“三为”成绩突出个人等荣誉。实施人才发展保障工程,持续深化“三能机制”,实施竞争性选拔、市场化用人和薪酬激励改革,加强人才的联系沟通,增强人才的归属感、幸福感。
开展“清廉提标”行动。压实管党治党责任,落实四责协同机制,定期研究分析研判政治生态,贯彻“1 X”协同监督工作机制,构建大监督格局。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充分发挥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平台、铁投主体责任纪实云平台、纪检监察工作联络站等作用,健全防控岗位廉洁风险的动态工作机制。培育风清气正氛围,常态化开展廉洁教育,举办廉洁宣教月系列活动,开展纪律教育、警示教育和家风教育,开通轨道交通清廉专列,打造温州廉政教育流动宣教阵地,深化廉政品牌影响力。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成效
基层党建水平再上新台阶
深化“瓯江红·幸福轨道”党建品牌内涵,打造“1 1 N”党群阵地运维模式,党建融合案例被评为全国工程建设企业党建工作优秀案例,党群服务中心获温州市最美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基地等称号。公权力大数据监督项目入选浙江省清廉国企创新案例,集团获浙江省级文明单位、市“引领型”清廉建设单位,入选浙江国资国企新风尚典型样本。
企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
通过党建引领有效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为“强城行动”增添力量,近三年完成重大项目投资180亿元,加快推进轨道交通成网建设,企业经营实力不断提升,下辖各经营性企业营收持续保持20%以上增速,去年实现营收同比增长63.17%,关联产业不断做优做强,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市场化业务不断拓展,下属企业累计取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荣誉2家、省级“专精特新”1家,各类专业技术资质提升7项,各类发明、专利和著作申请百余项。
增进民生福祉实现新跃升
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频共振、相得益彰,温州轨道交通迈入线网时代,线网累计运输乘客超3700万人次,单日最大客运量达38.12万人次,轨道交通逐渐成为温州市民出行的主要方式之一。持续推出便民服务项目和优惠活动,累计优惠让利超100万元,市民乘车更便捷。积极推进共同富裕,派出驻村工作组和驻村第一书记助力洞头东沙村、观音礁村,永嘉上路垟村和龙港龙虹社区,落实帮扶资金180万元,推动东沙村创成浙江省3A级景区村、通过省级文明村复评。
来源:温州市铁路与轨道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策划:陈红艳 李津
编辑:戚远见
责编:施安南
编审:陈红艳
主编:章先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