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领航 青企奋进|特锐德:市值数百亿的民企,把党建视为利润的“泉眼”

“民营党建不能做成企业的成本,必须形成企业的‘利润’。” 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于德翔说。

作为一家大型民营上市公司,特锐德从成立之初就坚定认为只有将自身发展与党的事业紧密相连,与国家命运紧紧相扣,才能把准企业的发展方向,确保企业行稳致远。

而民营企业大多都是想先挣钱活下来,都是以企业发展为目的,逐利性相对强一些。甚至有些民营企业认为做党建太麻烦,形式主义多,成为了企业的成本。特锐德却在实践中证明——党建不是企业的成本,而是能实实在在转化为企业“利润”。

特锐德始终把党建作为企业发展的红色引擎,创新生态党建模式,将党建工作和企业发展的“两张皮”变成“一盘棋”,把党建做成了企业的“利润”,用党建引领企业发展,从而带动民营企业积极做党建、主动做党建,建设有温度、有引力的非公党建,破解了非公企业党建难题。

不忘初心

“生态党建”勇攀高峰

“党建不是飘在天上的云,而是扎在地下的根。我们坚持定期在企业内部召开高层民主生活、中层反思会、基层阳光吐槽会,员工之间建立起了更强的信任感和凝聚力,很好地提升了企业的内部管理效率。”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孟祥龙说道。多年来,特锐德把党建与业务进行深度融合,构建了命运共同体、利他哲学观、党员幸福感的生态党建体系,以党建引领发展、用党建赋能业务、靠党建激活团队和人才。

时间回到2009年,为突破企业发展瓶颈,特锐德准备开启上市。党委书记于德翔亲自带领党员上市小组,五加二、白加黑,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最后我们仅用100 天就完成了上市程序,创造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奇迹,扛回来中国创业板300001的大旗。我们一直不忘初心,要为社会和人民做出贡献”。

这是特锐德通过党建鼓舞团队、攻坚克难的一个缩影。

从一个 23人的作坊小厂发展成为拥有子公司170 余家、员工10000余人、收入规模过 140 亿,市值超 200 亿的集团化上市公司,在箱式电力设备制造业和新能源汽车充电运营行业做到了中国最大、世界最强。一直以来特锐德坚持把党建作为企业发展的红色引擎,提出“党建不能做成企业的成本,必须形成企业的‘利润’”、“党建不是飘在天上的云,而是扎在地下的根”两大原则,打造了企业与党建共荣共生、协同发展的生态党建体系。

党建领航 青企奋进|特锐德:市值数百亿的民企,把党建视为利润的“泉眼”

特锐德的“生态党建”体系常用一个奔跑的人来诠释,企业的目标和价值观组成了头部,企业的党建三大理念组成了身体,两大子公司组成了双臂,团队和创新组成两条腿。

特锐德的两大子公司——特来电的充电生态网、特中和的超阶零碳数字建筑 极速立体泊车,在两个胳膊上,不停地摆动,是企业发展的两个引擎。而支撑人来行走的两条腿是创新和团队,利用创新团队的技术前瞻性和对未来产业的把控,引领行业发展的创新,配以一个凝聚力高、战斗力强、高素质、高绩效的团队,共同支撑企业发展。

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做事必须理性地从成本与利润角度来考量,这就是实事求是。因此,在特锐德党建就是管理、党建就是文化,是完全融合在一起的一个体系,把两张皮做成一张网,特锐德按照双向进入、交叉任职要求,全面推进党政“一肩挑”,把党组织工作目标与生产经营发展目标相结合,把党员要求与岗位职责要求相结合,真正让党组织在企业生产经营发展中唱主角。

锐意进取

党建赋能企业创新

“党员就是企业价值创造的放大器”。在特锐德看来,党员创新所发挥的模范带头作用,是企业创新引领的传家宝,贯穿于特锐德技术沿革的历程之中。

要说起党员引领创新,特来电系统集成研发中心总监徐威感触颇深。

2014年,徐威任职于特来电技术中心,正赶上公司初涉汽车充电产品。当时放眼国内,汽车充电的技术尚属荒蛮,团队的任务,就是基于特锐德在箱式变电的经验积累,打造区别于国外单桩的群充产品。

自古创新多艰辛。当时的特来电,硬件上依赖于特锐德母体的供给,核心团队多为临时组建,没有成熟的经验借鉴,专利技术储备几乎为零……千头万绪,都要从一点一滴开始积累。

党建领航 青企奋进|特锐德:市值数百亿的民企,把党建视为利润的“泉眼”

当时项目办公室主要在总部办公楼的四层,几乎每一天,灯光都从清晨亮起,直至深夜。虽然团队是临时组建,但大家并不生疏,项目团队全员上阵,有了新的想法,便立即整理开发方案,开会讨论,无数次的推翻与重建,最终形成了产品。

虽然辛苦,但徐威回忆起那段日子仍充满自豪,他说:“我从没有听到过一声同事们的抱怨。于德翔、穆晓鹏、路文刚等党员同志,是我们当时团队的绝对核心,他们通过自己的行动,把大家紧密拧成一股绳,白加黑、连轴转,但依然干劲十足。”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经过100天的不眠不休的奋战,历时两年的“电动汽车群智能充电系统”终于面世,其中在这段时间内提出的群管群控、功率共享、模块化机构、无桩充电、无电插头等理念,均具备超前的预见意义,对行业产生颠覆性影响,特锐德也以此为起点,二次创业,开疆拓土。

党员先锋,创新不停。特锐德的党员创新文化,是上至总裁、下至基层员工共同的驱动力,给特锐德的创新引领注入了无限活力。公司的主动柔性充电技术、大数据技术、智能调度技术等都是由党员牵头研发完成的,党员创新让特锐德的充电技术实现了一步领先、步步领先。

用情用力

“幸福党建”温暖人心

步入特锐德总部大楼的党建展厅,一面“幸福墙”非常抢眼。墙上张贴的全都是特锐德员工的家庭生活照,看到一个个发自内心的笑脸,仿佛就能感受到员工在面对各项工作挑战时的力量源泉。一个员工带动一个小团队,一群员工就可以感染整个企业。

“绝对不能让雷锋吃亏!”特锐德将企业发展与员工个人发展紧密结合,让所有员工都可以发展为工作合作人、事业合力人、命运合伙人,建立一致的政治站位、一致的奋斗目标、一致的价值导向,在实现企业价值的同时,也让员工个人的理想成为现实。通过党员带动其他员工,提高所有人员的幸福感,成为特锐德“生态党建”的核心要义。

党建领航 青企奋进|特锐德:市值数百亿的民企,把党建视为利润的“泉眼”

特锐德认为,幸福的真谛就蕴含在“幸福”两个字中。

幸福的幸,上面是“土”,土代表的是房屋、是家庭,特锐德通过给员工提供无息借款、人才公寓、相亲会、集体婚礼、发放电动汽车等政策,让员工安居乐业。

幸的下面是“¥”,让员工幸福必须要给钱。特锐德通过股权激励、增利分享,引导员工努力付出、多干多赚。

福的左边是“衣”,代表有温暖、被关爱才会幸福。特锐德通过亲情孝心工资、感恩基金、报平安等暖心机制,让员工及家人感受到公司用心用意的关怀。

福的右边是“一口田”代表的是有事业、有事干,才会幸福。特锐德打造的总裁轮值机制、精英远航计划、百千万人才工程、双通道发展模式,让员工有自己的事业,成为企业的工作合作人、事业合力人、命运合伙人。

“大家越付出,就会越幸福,越幸福就会越努力付出,从而形成了一个良性的价值循环。”孟祥龙说道。

一直以来,特锐德坚持以党建引领,促进党业融合发展一体化推进,努力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记者 宋光耀)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公众号
公众号
在线咨询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