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领航 青企奋进丨赛轮集团:创新“政委制”,以党建凝聚“科技橡心力”
在赛轮集团内部,小到车间班组,大到重要业务部门,经常会设置一个很重要也很特别的岗位——政治委员。他们与班组长搭档、与部门经理共事,协助各级经营管理者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和人才队伍建设、公司战略与部门文化宣导等工作。
“我们集团高度重视党组织建设,要求把‘支部建在连上,更要强在连上’,因为党员人数有限,无法完全覆盖各级业务和职能部门,所以我们也选拔了一批政治立场坚定、思想积极上进、行动求真务实,有一定管理意识和群众基础,基本符合党员要求的政治委员来协助开展大党建工作。”赛轮集团党委副书记顾锴说,“政委制”的设立,能保证基层党组织建设最大化下沉,使整个集团统一思想、统一目标、统一行动,凝心聚力推动业务开展。一项项成绩的取得,就是有力证明——今年前三季度,赛轮集团营业收入超236亿元,净利润超32亿元,多款轮胎产品产销量均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品牌价值突破千亿,跻身全球轮胎品牌十强……
“只有将党建工作跟企业经营管理紧密结合,才能真正做好每一条轮胎,真正为世界贡献一条好轮胎,而无论是我们的生产经营还是科技创新,又都是在为党和国家的橡胶事业添砖加瓦。”顾锴表示。
政委助力
用特色党建构筑新质工作体系
在业务和职能部门设置政治委员,到底如何为企业管理带来助力?
首先是可以让管理变得更加务实灵活。顾锴表示,团队管理中,思想工作必须要做到家,不仅要将思想工作传递到每位基层员工,还要摸清楚员工的心理,充分了解他们的需求,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做出调整,“队伍调整好了,才能打胜仗。”
其次,这些政治委员在协助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和人才队伍建设、公司战略与文化宣导等工作的同时,还参与重要经营决策,并提出合理化建议,确保业务方向不偏离主航道。这样一来,就可以将党的工作触角延伸传导到企业每个工厂、每个中心、每个部门,书记、政委与各级经营管理者也形成了两条高度融合且“力出一孔”的管理线,业务拓展到哪里,党的思想就出现在哪里,党的组织就建设到哪里。
“党建工作与企业经营一定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必须成为‘一张皮’,而绝不能成为‘两张皮’。”顾锴以党课为例向记者介绍,“集团党委书记每年上下半年各有一堂面向全体党员、干部和骨干员工的专题党课,解读党和国家理论方针和政策,行业产业经济趋势变化以及宣讲企业战略和经营管理策略;我们还有一门党课叫‘从党的百年经验谈干部履职’,这是所有管理干部上岗前的一堂必修课,学习党的伟大精神、先进思想、优秀经验和工作方法,不断提升干部管理素养和能力。”
而除了在基层组织方面的创新,赛轮对集团高层的党建工作也同样接地气。据顾锴介绍,赛轮集团实施党委会与总裁办公会“同步谋划、高位推动”,集团最高领导党企双职“一把手、一肩挑”等策略,使党员成为集团发展战略的重要发起人与决策者。
“赛轮党委现有党委委员7人,全部为集团领导班子成员。”顾锴透露。
由基层到高层的管理创新,构筑了赛轮特色的“党建领导力 基层战斗力 使命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工作体系,成为赋能企业发展的重要一环。
红蓝并进
将党建优势转化为科创优势
“赛轮成立的目的就是为了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我们唯一的出路,核心技术是要不来,讨不来,也买不来的。”赛轮集团将“科技创新”融入进了企业文化。
二十多年前,一群满怀志向的老师走出有“中国橡胶黄埔”之称——青岛科技大学(原青岛化工学院)的校门,开启了筚路蓝缕的创业之旅,由党建与科技组成的“红蓝并进”发展策略也应运而生。时势造英雄,伴随着汽车行业的持续升级发展,赛轮的橡胶轮胎事业也越“转”越大。
“自创立以来,赛轮始终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科技创新实践,把党的领导融入企业创新管理体系,党的建设与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关系。”顾锴表示,这种“红蓝并进”的策略,让企业从小做大,从大做强,直至摘取世界轮胎行业顶尖技术的“王冠”。
轮胎领域有一个困扰行业多年的“魔鬼三角”定律:轮胎性能无法同时兼顾轮胎的滚动阻力、抗湿滑性和耐磨性,提升其中一项或两项性能,势必就会影响到其余两项或一项性能的下降。
但赛轮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和技术攻关,采用高性能橡胶新材料研发生产的“液体黄金”轮胎,已经能将这三项性能完美统一。
近年来,赛轮协同产业链上下游合力攻关关键核心技术,形成“基础研究 技术攻关 成果转化”的创新生态链,持续打造了以世界首创液体黄金轮胎、世界最大63吋巨型工程子午胎、全球首个橡胶工业互联网平台“橡链云”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行业首创性、引领性创新成果。
在取得这些辉煌成绩的同时,也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引领科技创新的故事。集团党委书记挂帅国橡中心主任,依托国橡中心的产业链优势和青岛科技大学的产学研优势,带领赛轮集团在新产品研发和核心技术方面不断取得突破;赛轮党委和各级基层党组织大力倡导和鼓励各种形式的创新,“宽容失败,为创新失败买单”,凡是对生产、研发、管理等各方面有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公司都会及时给予各类物质和精神激励。
凝聚向心
用党建思想塑造卓越品牌力
“赛轮实行的支部建在连上、双轨制的党建工作,能将企业的要求更精准、更及时、更细化地落实到各个组织架构下的业务单元和职能部门的基层,同时通过“政委制”更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开展组织、宣传、凝聚、服务员工群众的工作。”谈及特色党建工作开展之于团队管理的意义,顾锴表示:“基层组织的思想更加统一,目标更加清晰,执行更加有力,氛围也更加团结和谐。”
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了,包括创新、管理、合规在内的各项工作才会得到更完善的发展。在赛轮集团内部,体系化地设置了很多管制制度、规则和办法,例如,为了更好地支持和保障改善创新活动,集团先后制定了《创新体制管理办法》《改善创新奖励办法》《知识产权奖励办法》《创新工作室创建管理办法》等制度,从物质激励、精神激励、荣誉激励、文化激励四个维度,鼓励引导集团近2万职工积极参与各类改善创新活动。这些规则、制度的建立,不仅能够有效促进企业各项经营指标持续提升,也能很好管控企业风险和信誉损失,使企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今年,赛轮集团入围《经济观察报》2023—2024年度受尊敬百强企业榜单,该榜单结合经观企业综合价值评估体系,以及公众的品牌信赖度、就职意愿、产品服务推荐度等多重指标评价;赛轮轮胎也作为轮胎行业唯一企业入选2023中国工业碳达峰“领跑者”企业名单,同时赛轮“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绿色低碳工厂转型”案例荣获“上海气候周”2024“气候灯塔”年度领航奖。目前,赛轮的ESG(环境、社会和责任)全球权威评价,MSCI ESG评级为BB级,WIND ESG评级为A级,也走在中国轮胎企业前列。
以党建领航,创新赋能产品品质、科技研发、企业管理和品牌形象,赛轮已然成为新的行业风向标,也必将引领橡胶工业站上世界新高度。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记者 吕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