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亭:擦亮“五心”党建品牌 撑起留守老人幸福伞(关爱留守儿童党建品牌)
“以前一个人在家冷清,现在每天来幸福院吃饭、下棋,还有医生给检查身体,党员志愿者常来帮忙打扫卫生,这日子越过越有滋味!”近日,在华亭市山寨乡刘河村互助幸福院的长者食堂里,75岁的王奶奶一边吃着热气腾腾的午餐,一边感慨。这座由废弃小学改造而成的幸福院,如今已经为村里近200名留守老人撑起幸福伞。
今年以来,山寨乡党委以“多彩山寨·五心融合”党建品牌为统揽,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为主线,持续推进以党支部为主体的“乡村互助养老”新模式,让老年人实现“养老不离村”,绘就了一幅“党群连心、老有所乐”的温馨画卷。
支部牵头破难题,闲置校舍变身“幸福家园”
面对农村养老服务资源短缺的难题,刘河村党支部书记湛玉龙主动作为,以“身怀敬老之心,善谋养老之策”为行动指南,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盘活村内闲置资源;带领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专项工作组,将荒废多年的刘河小学校舍改造为互助幸福院。从规划选址到功能设计,党员带头入户调研20余次,收集老人需求30余条,最终建成集长者食堂、活动室、休息室于一体的养老综合体,补齐了农村家庭养老的短板。“家门口就能享受服务,儿女在外打工也安心了!”村民李大爷竖起大拇指。
党员先锋做示范,“三支队伍”激活服务动能
如何让幸福院长效运转?刘河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创新“互助养老”模式,由党支部牵头组建三支特色服务队:农村党员志愿者服务队负责日常管理,热心群众志愿者服务队开展文艺活动,低龄老人志愿服务队结对帮扶高龄老人。72岁的老党员马爷爷主动请缨担任院长,带领志愿者制定值班表、维护设施;党员医生每月上门为老人义诊,文艺骨干组织“花儿戏”“中秋团圆会”等活动10余场。“党员带头,群众参与,这里处处都是‘家’的温暖。”刘河村党支部书记湛玉龙说道。
资源整合惠民生,小食堂托起“大幸福”
走进幸福院的长者食堂,保温餐柜、消毒设备一应俱全,墙上“老年饮食原则——四季养生”的标语格外醒目。村党支部通过“政府补贴 社会捐赠 个人自付”模式,为老人提供每餐仅需3元的营养餐,日均服务超50人次,资金使用全程由党员监督小组监管,确保透明高效。此外,党支部还争取资金完善无障碍通道、健身器材等设施,并联合乡卫生院开展健康讲座、免费体检,让老人“小病不出村、大病有保障”。
夕阳无限好,幸福院中情更浓
如今的刘河村互助幸福院,不仅是老人吃饭、活动的场所,更成为凝聚党心民心的红色阵地。党员志愿者为孤寡老人理发、打扫房屋,年轻党员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机与子女视频……一桩桩暖心小事,让“党建红”与“夕阳红”交相辉映。“我们不仅要让老人吃饱穿暖,更要让他们精神富足。”乡党委书记表示,“接下来,山寨乡将继续以幸福院为样板,推动党建引领养老服务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让更多农村老人安享幸福晚年。”(邓淑琴 海广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