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桥街道颐和园社区依托“党建+5A”让老旧小区改造有温度(颐和园居委会)
三月的北京,春寒料峭,但丝毫阻挡不住青龙桥街道颐和园社区居民赵阿姨在小区遛弯、锻炼身体的热情。在赵阿姨看来,小区通过提升改造,旧貌换新颜,从“脏乱差”蜕变成了“洁亮美”的新家园,每天到小区活动活动,心情都特别好。
走进颐和园社区的党建文化小花园,昔日“废园”摇身一变成为了“乐园”,经过几个月施工,一处崭新的小花园终于亮相。建设过程中,社区依照公园社区相结合、展示宣传相交叉的特点,盘活社区闲置资源,达成生活空间和人居环境的绿化、美化、净化的效果。“晚上家长上完班带着小朋友过来散散步,老人也可以遛弯,都挺好的。”赵阿姨告诉记者。
颐和园社区于2023年5月,在青龙桥街道党工委组织部的推动下,成立了社区党建新品牌——“党建+5A”,建立“红”“管”“家”三大体系,传播党的声音,强化社区治理,建立管家队伍,集聚社区智慧,收集、分析、协商居民关心的话题、典型案例,发挥红管家议事功能,推进改造社区环境,推动社区旧貌换新颜。依托“党建+5A”的工作机制,日前,颐和园社区的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为及时收集、沟通和解决小区改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同时增强居民参与改造的主体意识,颐和园社区继续组织居民代表以“唠家常”的方式商量社区近期的大事小情。
“今天召集居民进行座谈,这里面有我们的楼门长和群众代表,大家一起讨论一下社区改造的问题。社区的事儿也是自个儿家的事儿,通过大家这种‘唠家常’一起商量的形式共商共议。”在青龙桥街道颐和园社区党总支书记李诺牵头下,社区党总支充分发挥广大居民的主观能动性,“改什么”“怎么改”都遵循居民的意愿,努力让每一个细节都改到群众的“心坎”上。
在改造过程中,社区以民意为导向,先后开展了多轮意见调查、方案讨论、群众意见反馈,因地制宜实施改造,让老旧小区改造更有温度。
会议由设计单位对老旧小区改造进行了简要介绍,包括重整主干道和人行道、安装监控系统和单元门禁、优化小区照明、公共空间的适老化设计、楼体加装保温层等。“通过这种‘唠家常’的形式,大家有问题直接咨询施工方指挥部,不好直接和他们说的,也可以找我来进行协调,推动居民共商与社区治理相结合,促进协商成果转化落实。”李诺说道。
颐和园社区党总支继续坚持“大家商量着办”,实时跟进改造进度,充分发挥“红管家议事会”机制作用,努力将群众的“急难愁盼”变成老百姓的“满意清单”,让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记者 李翊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