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党建助力社会治理再提升(社会治理党建引领)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乌兰县始终坚持党建引领,聚焦社会治理,着力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让党员动起来、支部活起来、党旗飘起来,不断开创党建引领、党员参与、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网格治理 信息管理”延伸治理触角。总结梳理疫情防控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深化“布点、巡线、控面”的工作思路,建立五级负责制,划分网格30个,同步制定党建网格化示意图,明确网格党员“责任区”。推进“互联网 党建”工作,推行为民村级微信群,县直部门负责同志 镇党委包村领导 村“两委”主要负责人与党员群众共同“入住”微信群,针对群众的诉求、困难、问题等,第一时间“伸把手”“出点子”,解决群众实际需求。

“需求清单 任务清单”落实治理责任。整合区域内党建资源,以“两活三清”为内容,助推网格长准确掌握本网各区域的服务对象和辖区资源,做到“家庭人口清、区域设施清、隐患矛盾清”。建立需要清单和资源清单,通过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送单,切实解决好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60余件,慰问困难群众20余次。网格长带队组织开展活动,设置环境卫生整治、圆梦“微心愿”、志愿巡逻等服务项目,推动“接诉即办”向“不诉自办”转变。截至目前,开展环境卫生整治40余次,圆梦“微心愿”220余个,开展志愿巡逻30余次。

“组织问效 群众问效”检验治理成效。县委书记领题党建项目,亲自研究、直接推动,以项目化的方式培育社会治理“创新力”。将社会治理工作开展情况纳入第一书记及驻村工作队考核内容,由村“两委”干部、农牧民党员、贫困户代表等量化评价,督促驻村干部当好社会治理的战斗员。发挥好司法所、法律顾问的职能作用,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夯实基层治理的法治基础。大力实施“头雁工程”,选优配强村党支部书记,并探索“两委”绩效考核等正向激励措施,不断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优势。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公众号
公众号
在线咨询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