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河县城关镇昆新社区:“党建+”服务治理模式,提升城镇基层治理能力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国家安。近年来,清水河以打造党建引领“四心一体”一揽子解决问题服务综合体的目标要求,依托镇、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主阵地,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等资源力量,融合打造“民有所呼,我必有应”“最多跑一处”等一揽子解决问题服务综合体,实现信息共享、工作联动,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今日起,清水河县委政法委政法综治公众号推出“ 党建引领 多元共治”专栏,展现全县基层治理创新做法、成果经验。

昆新社区面积0.8平方公里,辖3个楼房区、1个平房区,居住人口1790户4111人,其中1107户2881人为2012年以来全县易地搬迁户。社区共划分6个网格,有在册党员28人。

近年来,昆新社区按照县委提出的“党建引领、‘四心一体 ’、示范创建”要求,积极探索“党建 ”服务治理模式,着力提升城镇基层治理能力和精细化服务水平,努力将社区打造成管理规范、服务便捷、和谐稳定的“睦融之家”。

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以创建“最强党支部”为抓手,凝聚基层资源力量,整合优化社区服务功能,通过“流程再造,综合受理、帮办代办、上门服务、定期巡访”等举措,打造集公共服务、矛盾化解,网格管理于一体的服务平台,着力构建基层社会治理“多网融合、一网统筹”的治理新模式。二是在“1 3”联合大党委成员单位帮助下,累计举办37期就业创业培训,辐射1000余人,介绍就业420人,其中公益性岗位9人,环卫工人28人。三是将公安、住建、城管执法、消防等常遇问题的单位人员与社区建立长期稳定的工作协作关系,充分发挥党的政治组织优势,真正形成“社区吹哨,部门报道,干部包联”解决问题长效机制。四是针对高龄、空巢、独居老人,开展上门服务、帮办代办服务,保障特殊人群基本生活需求。

推进“党建 新时代文明实践”

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在社区打造了全国脱贫先进个人武汉鼎工作室,通过武老的榜样精神,讲好社区邻里互助的故事。二是依托社区和驻区单位党员的特长,成立了红色爱心、紫色法律、白色医疗、绿色环保、蓝色维稳的“五色志愿者服务队”,把居民的微小困难和问题梳理归类,及时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服务队登门为群众提供暖心服务。三是在社区互助幸福院成立邻里帮帮团,十户为一个团,每个团中分配一名党员、一名志愿者、一位团长和一位网格员,在大家的互相帮助中,邻里关系更和睦。四是建立辖区居民参与社区环境治理积分激励制度,在提升居住环境的同时,让居民对社区和小区有了归属感。五是以“传文化 增感情 促和谐”为目标, 依托元宵清明、端午、重阳中秋等中华传统节日,组织辖区内有一技之长的居民踊跃参与社区组织的剪纸、布艺、面艺、编织、陶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品制作传承活动,不仅弘扬了历史文化传统、传承非遗文明,也增强了居民爱国情怀,传导社会正能量。

推进“党建 矛盾纠纷排查化解”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活动拉进居民距离,至少每季度开展一次居民代表谈心谈话活动,收集居民意见建议。二是通过网格员入户走访巡查,全面排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领域的纠纷隐患,并主动化解;不能化解的在做好稳控的同时,按流程上报并做好跟踪工作,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争取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难事不出镇。”三是建立一支由社区工作人员、律师、民警、网格员、居民代表等组成的“明白人队伍”,及时研究解决居民诉求问题。依托驻地单位法院、公安局等多部门,经常组织法律宣讲进社区,开展法律援助、法律咨询活动,引导居民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良好习惯。

推进“党建 网格化服务管理”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建立“网格民生服务”微信群,及时发布社区动态、惠民政策,第一时间研判掌握民生焦点和社情民意。二是成立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每月动态更新信息台账,做到一个网格一本台账、一项工作一组数据。通过日常的摸排,及时掌握流动人口、矛盾纠纷、安全隐患、不稳定因素、集体民意诉求、涉黑涉恶线索。三是建立网格化巡查、报告、解决、督查的闭环运行体系,一般问题由网格员现场协调解决,复杂问题报告社区、镇综治中心协调解决,疑难问题上报县接诉即办中心按下派工单流程推进办理,形成跨部门、跨层级的协同办公机制,实现“未诉先办”。(曹继)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公众号
公众号
在线咨询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