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行千里不掉队 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有良方(加强流动党员的管理)
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党支部:80余名党员被分成5个党小组,支部班子均为兼职;这里的党员身份多样,既有非公企业中的高层管理者,又有车间一线工作人员,还有年轻的大学毕业生……这个党支部就是盱眙县兴隆乡无锡创业就业流动党支部。
“盱眙县兴隆乡总人口3.5万余人,其中有近1万人在无锡市创业或务工。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和外出党员新需求,发挥流动党员作用,兴隆乡党委于2017年与无锡市梁溪区扬名街道党工委搭建合作共建桥梁,成立了流动党支部,让流动党员离家不离党,流动不流失。”日前,盱眙县兴隆乡党建负责人介绍说,正是由于这个党支部的成立,扬名街道20多名流动党员找到了“家”。
“兴隆携手扬名街道,主要是从三个方面,强化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兴隆乡党委主要负责人说。
首先是“流入”到“融入”,筑强红色驿站。针对问题,兴隆乡依托无锡流动党支部平台,紧扣“情怀党建”主题,探索“一二三”工作法,强化流动党员管理,提升流动支部功能,取得了明显实效。兴隆乡党委主要负责人具体介绍说,绘好“一”张图,将兴隆所有在无锡生活务工的流动党员按工作地划分为党小组或片区,由流动支部支委分片包干,兴隆乡党委班子每人挂包一块,实现网格化管理。搭建“两”个平台,首先是交流的平台:通过召开党员大会、党小组会等方式为流动党员“补课”,根据需求组织开展政策宣讲、创业理念、技能提升等培训,用“理论大餐”坚定理想信念,用“培训大餐”助其增强本领;其次是服务的平台。通过大走访收集各村和群众需求,制作成 “需求菜单”,兴隆乡无锡流动党支部对“需求菜单”点单认领,将认领项目制作成“服务菜单”,节点化推进,打通流动党支部服务家乡“最后一公里”。最后是做实“流动支部 兴村富民”,党支部引导流动党员,利用自身人脉优势、资源优势,主动服务家乡发展,争当招商引资先锋。
第二是“他乡”变“故乡”,传承流动红旗。为强化党员流出地与流入地管理,2017年4月,淮安市盱眙县兴隆乡党委走进无锡市梁溪区扬名街道党工委,共同商谈党建合作共建事宜。2017年5月19日,党建合作共建启动仪式在兴隆乡举行,开启两地党建共建大幕。无锡创业就业流动党支部与合作共建单位坚持“输血”与“造血”并进,做到在生活上扶贫、在精神上扶志、在能力上扶技、在经济上扶业,使合作共建工作更显实效。特别是围绕破解群众反映的热点焦点问题、发展过程的瓶颈和难题来开展,实现以党建带经建。
再次是“发家”不“忘家”,共享发展红利.今年,盱眙县兴隆乡无锡创业就业党支部书记王闯、组织委员秦赵、胡君心等几位在外创业的党员一起专程从无锡赶回家乡,为他们所在的村—晓庄村捐资近10万元,新建村庄主道路太阳能路灯和全村无线网覆盖工程,实现了晓庄村祖辈几代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这是该支部成立后完成的第一项圆梦行动计划。流动支部为家乡发展挖掘人才、培养人才、储备人才,推荐有志青年,回乡创业,并作为村后备干部培养,调动他们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他们的能量。(梅永俊 张百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