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区南石头街:组建全市首个生活理事会积极探索基层党建引领居民自治新路径

海珠区南石头街:组建全市首个生活理事会积极探索基层党建引领居民自治新路径

昨日,记者从广州市海珠区南石头街获悉,街道在大型社区组建全市首个生活理事会积极探索基层党建引领居民自治新路径,形成以“疆叔说吧”、“互助翠城”等品牌。

翠城花园建成于2009年,占地约1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60万平方米,常住人口9760人,常住户5721户,其中14岁以下2237人,60岁以上1524人,公务员491人,社区党员188人(不含单位),每年出生婴儿183名左右。花园建成居民入住近10年来,经居委会现实研究,社区建设、社区生活呈现突出的“三多三少”的特点。“三多”主要是:小区内拥有一大批有热情、有能力为社区建设贡献力量的医生、律师等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素质白领阶层;有格睿特国际教育中心、睿丰英语、巴拓克、艺库、舞境界、青苗琴行等教育培训机构10余间;小区居民普遍希望更多的社区交往渠道、平台及更丰富的社区生活。“三少”主要是:翠城花园社区公共活动空间小,特别是室内空间小;社区各机构和组织参与社区建设的渠道缺乏,社区公共生活贫乏;社会公共生活组织者缺位。

今年以来,南石头街道党工委提出由翠城党委牵头,组建由社区居委会、楼宇党支部、居民代表、物业公司、社区警务室、社会组织、辖区单位等多方参与的全市首个社区生活理事会。以活理事会为平台,健全民主协商议事机制,链接整合社区各类资源,丰富社区生活,探索构建一社区一理事会的单元化治理体系、网格化服务体系、民主化协商体系,为居民搭建“展才华、提建议、齐出力”的社区共建共治共享平台,造福社区居民群众,进一步满足社区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物质、文化和健康需求。探索在党建引领下,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在社区落地生根的新模式、新路径。

海珠区南石头街:组建全市首个生活理事会积极探索基层党建引领居民自治新路径

“疆叔说吧”解决邻里大小事

一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以“居民有需要,疆叔马上到”为口号,不定期举办“疆叔说吧”活动。发挥翠城社区党委书记疆叔在翠城社区服务多年、与社区居民已经建立了牢固联系的优势,积极为社区居民协调解决邻里纠纷和家庭矛盾,同时调动社区律师、社工、心理咨询师等公益资源,为居民提供专业的咨询及支持服务,形成翠城社区党总支部“正规军”和社区“志愿军”的社区调解“双剑合璧”态势,针对居民提出的“疑难杂症”,准确开方、对症下药,成功解决翠城垃圾吊装点杂物堆放、小区车辆乱停放等居民关心的问题。

二是打造“翠城论建”社区议事厅,围绕小区规范安装空调、楼上漏水、文明养狗等社区居民关心的事务,组织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物业公司、热心居民代表等开展讨论,实现“居民自己的事,大家一起商量着办”,推进居民“自我参与、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不断提升社区服务效能,增强社区街坊凝聚力、向心力以及归属感,实现最大程度的居民自治。

三是深化“有呼必应”网格化服务助力解决社区实际难题。结合在职党员回社区报到活动,根据在职党员各类职能特长所编制的人才库,加入固有的网格化中,壮大社区网格力量,更有效地化解社区重大矛盾问题。如基建新村车辆乱停放问题持续多年,为基建新村的居民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2019年6 月,由南石头街道党工委牵头,相关部门和社区党员群众共同协商处理,对乱停放行为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如今,停放多年的僵尸车大多已被清走;基建新村路口还设立了岗亭,对出入的私家车进行登记,车辆无管理、乱停放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为彻底解决基建新村车辆乱停放,翠城生活理事会组织文艺义演活动,发起居民募捐倡议,并将筹得的10057.5元用于聘请物业公司作日常管理,解决居民群众的后顾之忧。

海珠区南石头街:组建全市首个生活理事会积极探索基层党建引领居民自治新路径

打造“互助翠城”优质服务品牌

一是壮大志愿服务队伍。街道强化党员志愿服务意识,成立一支112 人的“党员服务队”,吸收一批在职党员和退休党员组成的邻里互助志愿者,以“快乐、互助、平凡”为宗旨,共同推动社区为老、为幼、为残等志愿服务不断优化,青的志愿服务精神,为推动社区群众自我服务,自我管理,为打造“共治共建共享”新格局注入新鲜活力;二是以街坊需求为导向助推志愿服务项目。翠城社区辖内居住着2000 多名长者。为解决社区老人由于子女上班吃饭不便的问题,翠城社区党委大力推动爱心配餐,并组织招募了由党员群众组成的志愿者,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送餐活动。目前,参与爱心配餐的志愿者有58 人,为70 位老人提供爱心配餐服务。在翠城社区党委的组织下,每个月还都举行一次义诊义剪活动,除了来到社区内为社区居民提供义诊义剪活动外,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党员志愿者们更提供上门服务,体现“轮椅上”的爱心,形成全社会共同扶助、关爱弱势群体的良好氛围。三是激活互动互助平台,为了使居民能够更便捷快速地表达诉求,翠城社区在线上建立了多个微信群,有翠城党员群、生活理事会群、珠江翠城健康连线群、爱心配餐群等等,并将网格化分布其中,建立民情信息站。

目前,翠城生活理事会1 群、2 群已有近700 人加入,翠城社区党委可以通过微信群快速收集和反馈居民群众各类需求信息和辖区内的突发事件,使得问题能够快速地、果断地得到妥善处理。珠江翠城健康连线群有108 人加入,其中包括16 名专业医生。通过健康连线群,居民们足不出户,在手机上就可以获得专业医生提供的医学常识与养生建议。此外,在翠城生活理事会的联系下,珠江医院更为翠城社区居民开辟一条生命绿道,在需要抢救时可直接打急诊科电话,急诊科医生立即抬着担架上门救人,免去拨打120 的调配时间,规避堵车风险,最大限度为危重病人争取抢救时间。

打造“艺术翠城”社区品牌

同时,街道打造“艺术翠城”社区品牌。一是打造“铁娘子舞台”,整合因趣缘自发组合而成的数支社区老年人文化艺术团体,以生活理事会为平台,为其提供日常训练活动场所和展示舞台,定期开展粤剧“私伙局”和社区文艺义演活动,让多才多艺的老人们尽情展示自己的才华。开展社区粤剧义演、纪念建党97周年社区音乐会、“翠城军民大联欢 慰问消防子弟兵”“唱红歌 忆峥嵘”等文艺汇演7场。二是充分利用辖区艺术教育机构众多、艺术氛围浓厚的特点,开展放飞孩子绘画、音乐、舞蹈等文艺梦想的“青苹果乐园”活动,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多元化的艺术发展平台,先后举办“不忘初心”、“放飞青春”等主题艺术画展5期,小型音乐会3期,参与群众800多人,受到街坊们的热烈欢迎。

海珠区南石头街:组建全市首个生活理事会积极探索基层党建引领居民自治新路径

营造“学习翠城”浓厚氛围

一是充分发挥辖区老党员余热,举办“红色故事会”活动,通过老党员讲红色绘本、沙画故事等,忆述红色峥嵘往事,传递“正气、正心、正言、正行”的社区正能量,倡导社区居民传承好家风。二是加强未成年安全教育。开展“翠城娃娃顶呱呱 交通安全从小抓”、“阳光与你们同在 亲子地铁游”、“小小消防员,消防安全进校园”、“翠城儿童守规则”(“疆叔童心”)等主题儿童安全教育活动5期,通过趣味问答、场景模拟和学唱安全儿歌等趣味方式向社区儿童进行安全宣传教育,获得孩子和家长的一致好评。三是推进普法进社区活动。开展“打击传销,依法维权”等系列普法讲座(“达人讲坛”)2期,引导社区居民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探索推进老年人权益保障服务,携手德洋普恩公益机构进行“律动羊城、约法耆日—社区长者普法讲堂”微电影拍摄,通过案例讲座、微电影播放等丰富灵活的形式为社区居民提供多元的法律服务。

街道有关负责人表示,翠城党委因地制宜,推动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进一步整合社区资源,引入专业力量。结合翠城社区专业人才多、教育机构密集的特点,充分调动社区内一批有热情、高素质的医生、律师、教师等专业技术人才和辖内10多所艺术、文体、语言类教育机构参与到生活理事会中,每月开展艺术、文体、康乐、科普等专题活动,为社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注入新活力,推动社区文化建设。推动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进一步推动共建共治,探索服务创新。理事会牵头打造“翠城论建”社区议事厅活动,每两月组织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物业公司、热心居民代表开展社区事务专题讨论,收集居民对社区公共事务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居民自治和睦邻互助建设,实现“居民自己的事,大家一起商量着办”。发挥翠城社区党总支书记疆叔在翠城社区服务多年、与社区居民已经建立了牢固联系的优势,积极为社区居民协调解决邻里纠纷和家庭矛盾,同时调动社区律师、社工、心理咨询师等公益资源,为居民提供专业的咨询及支持服务,形成翠城社区党总支部“正规军”和社区“志愿军”的社区调解“双剑合璧”态势,针对居民提出的“疑难杂症”,准确开方、对症下药,成功解决翠城垃圾吊装点杂物堆放、小区车辆乱停放等居民关心的问题。推动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进一步发挥党员先锋作用,激发“老有所为”。整合因趣缘自发组合而成的数支社区老年人文化艺术团体,以生活理事会为平台,为其提供日常训练活动场所和展示舞台,定期开展粤剧“私伙局”和社区文艺义演活动,让多才多艺的老人们尽情展示自己的才华;充分发挥辖区老党员余热,举办“红色故事会”活动,通过老党员讲红色绘本、沙画故事等,忆述红色峥嵘往事,传递“正气、正心、正言、正行”的社区正能量,倡导社区居民传承好家风;凝聚一批由退休人员组成的邻里互助志愿队伍加入南石头街党员志愿服务队,为社区独居老人提供送餐和日常看护服务,让退休人员在新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既满足了老年人群体老有所为的精神需求,又丰富社区居民的文体娱乐和信念教育,更推动社区居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

翠城生活理事会的成立,进一步整合了社区党建资源,使得社区资源配置更合理,工作服务管理更高效,党群关系更密切,推动实现“有呼必应,一呼百应”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同时实现了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深化党建力量进社区,实现从传统工作管理向现代化治理转变,符合新时代发展需求。通过搭建生活理事会这一平台,倡导多元主体参与,提升党群的凝聚力,改进服务群众的方式,将党建网格化与基层治理有效融合起来,助推社区管理新模式的发展。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曾卫康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邱伟荣、曾卫康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苏琬茜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公众号
公众号
在线咨询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