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 助推城市发展——党建引领我市“两新”组织焕发活力

传承红色基因 助推城市发展——党建引领我市“两新”组织焕发活力传承红色基因 助推城市发展——党建引领我市“两新”组织焕发活力

传承红色基因 助推城市发展——党建引领我市“两新”组织焕发活力

传承红色基因 助推城市发展

党建引领我市“两新”组织焕发活力

传承红色基因 助推城市发展——党建引领我市“两新”组织焕发活力

2019年1月19日,克拉玛依区首批4家“共产党员示范店”和37家“共产党员店铺”授牌。克拉玛依日报全媒体首席记者 闵勇 摄

5月8日,克拉玛依地质工程公司迎来了成立23周年纪念日。在百口泉基地,该公司机关党员干部面对鲜红的党旗重温了入党誓词。

这一“庆生”传统,该公司已延续了23年。

可以说,我市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以下简称“两新”组织)党建是伴随国企改制而发展壮大的,天生带有红色基因。

“‘两新’组织发展到哪里,党的组织建设就跟进到哪里。”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党建强、发展强”的目标,通过扩大“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覆盖面,推动“两新”组织党组织发挥实质作用,不断提升“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整体水平,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

天生带有红色基因

从23年前34名地质大队员工主动摔碎“铁饭碗”,成立克拉玛依油田第一家整体改制企业,到今天成为拥有20亿元资产、千余名员工的地方著名企业,在地质工程公司党委书记兼总经理王玉多这位拥有24年党龄的老党员看来,正是因为公司发展史册每一页都书写着“红色内核”“红色基因”这样的“软实力”,才助推公司实现了“硬发展”的壮丽诗篇。

1998年,在国际油价低迷导致国企被迫减负的大背景下,我市不少国企改制重组。改制后,党员数量少、分布零散、凝聚力弱……成为这些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难以回避的现实问题。

1999年8月,原市局党委组织部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进行了调查,针对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完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进一步明确职责和理顺关系、加强培训等意见建议。同年,《关于在深化改革中加强企业党建工作有关问题的暂行办法》《市局改制企业党组织管理暂行办法》出台,对企业在深化改革实行资产重组中党组织的设置和领导关系,企业党组织机构、编制和经费,下岗职工党员教育管理等做出明确规定,并将46个改制企业党组织移交区委管理。

2009年,我市加大了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力度,通过百日组建活动,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率由上年的33%上升为85%。

近年来,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新疆稳定红利的释放下,我市“两新”组织迅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以酒店餐饮等为主的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已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本着“‘两新’组织发展到哪里,党的组织建设就跟进到哪里”的原则,我市开展了“三有”非公有制企业、社会组织“两个覆盖”清零行动。通过“一企(社)一策”研究组建方案,实现了“三有”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率100%。同时,依托社区网格、商圈市场、商务楼宇党组织,我市对非“三有”非公有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做好兜底覆盖,消除党建工作空白点。

倾力扶持助力发展

每个月,宁飞都会定期来到我市江苏商会,指导党建工作、收集商会的困难诉求。

“我们商会规模小、人手紧,腾不出人手专门搞党建,我们心里很着急。现如今,组织上派来专家指导党建工作,商会党建工作很快步入了快车道。”市江苏商会党支部书记高云平说。

该商会的案例不是个例。提高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在“两新”组织的覆盖质量,是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织密建强党的组织体系的重要任务。

为此,我市紧扣“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起步晚、人才匮乏、经验不足等问题,通过选聘党建特派员、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派驻优秀党员的方式,组织近千名党务工作者采取一对一、一对多的方式深入“两新”组织,助力“两新”组织党组织规范运作、发挥效能。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特别是对于“两新”组织来说,人才支持是对企业发展最大的支持。我市坚持党建引领人才工作,制定了“1 10”人才政策,先后出台了《克拉玛依市进一步优化引才育才环境激发人才活力的若干意见》《克拉玛依市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办法》《高层次人才培养办法》等系列配套政策,提出了打造“才聚油城985”人才工作体系,为全市产业发展特别是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刚柔并济的引才方式,我市为贝肯公司、科力公司等民营企业引来了专家并兑现了人才待遇。

同时,我市还着力搭建“产业 ”“科研 ”“创业 ”等干事创业平台,倾心帮扶民营企业人才工作发展,对首个院士工作站“新疆新油国际金属陶瓷技术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给予100万元扶持资金;鼓励、指导民营企业申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对成功建站的5家单位分别给予50万元资助;围绕石油石化等重点领域,先后为多个民营企业打造人才工作室,培养业务骨干1000余人。

党对“两新”组织不仅是政治上的关心,还有事业上的关怀。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市开展了“奋战4个月,千人入千企”活动,安排党员干部作为驻企特派员走进“两新”组织,做好政策解释、问题收集解决和宣传复工复产政策工作,累计解决困难诉求1861项,助力“两新”组织渡过难关。

克拉玛依红果实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受益者。在市税务系统党员干部的精准辅导下,该公司享受超百万元政策优惠。

“党的好政策为我们排忧解难,让我们倍感温暖,也为企业的复工复产注入了信心和动力。”该公司财务总监李祖应说。

党建带动活力焕发

既报“经济账”又报“政治账”。这是红有软件公司对员工年终考核的依据。

将经营工作与党建工作联动考核的机制,使党建工作由“软指标”变为“硬约束”,成为红有软件公司抓好党建工作的一把“利器”。

“联动考核机制就像‘指挥棒’,倒逼企业党建工作不能有半点虚假。”红有软件公司党委副书记岳虎说。

对党建工作的重视为“奔跑”中的红有软件公司嵌入了一颗“红色芯”。目前,该公司已成为新疆区域名列前茅的软件企业,市场涵盖中石油、中海油和阿姆河、阿克纠宾等国内外油气田。

正如红有软件公司一样,在党建的引领带动下,我市“两新”组织正焕发出勃勃生机,呈现出可喜的变化——

越来越多“两新”组织办公楼的墙上有党建文化墙,会议室里有党建书报,党员有活动阵地;非公企业足额拨付党建活动经费,建立党务工作者激励机制,保障基层党建顺利开展;企业年终考核与党建工作挂钩,倒逼党建工作做实做细……

在党建强有力的带动下,我市“两新”组织不仅实现了数量上的增长,高品质、高科技的企业数量也与日俱增。

金牛物联公司获得1项国家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跃居我市物联网创新企业的龙头位置;贝肯能源在A股成功上市,成为我市首家在A股上市的民营企业;金牛信泰公司自主研发制造的油田多路阀已经走出了国门,成为了阿曼石油公司指定的唯一制造多路阀的中国供应商……

“两新”组织发展了,自然不忘回报社会。众多“两新”组织在思想上统一、政治上团结、行动上一致,在扶贫济困、疫情防控等工作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典范——

广阳蓝海公司先后接收大中专毕业生、残疾人、待业人员200余人次,每年为农民工提供3000个左右的就业岗位;博达生态环保科技公司党支部在疫情期间向政府捐款100万元,用于购买防疫物资;各商会党员积极投入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如今,党旗在“两新”组织高高飘扬,“听党话、跟党走”已成为一条贯穿我市“两新”组织发展的红线。党建赋能、产业增效,红色引擎助力全市经济增长的内生动能开始显现,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升,“党建强、发展强”的理念得到了生动诠释。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晶 通讯员 康超

传承红色基因 助推城市发展——党建引领我市“两新”组织焕发活力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公众号
公众号
在线咨询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