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石城:选派“一团一书记五顾问”,为乡村振兴增添“新动能”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近年来,石城县聚焦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突出的人才匮乏困境,多措并举全力以赴,以推动人才下沉一线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聚焦人才选派,搭建施展本领“新平台”。鼓励引导专业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在乡村振兴中大显身手,大展才能,建功立业。一是选优配强驻村干部。从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中选派235名驻村干部,立足于年轻优秀和专业对口,确保精锐尽出,充分融入村“两委”干部队伍,积极参与村级中心工作。二是择优选派“五个顾问”。认真梳理全县151个村(社区)的人才需求,结合乡镇和县级行业部门的专业技术人才“资源清单”,按照“因村定需、按需选人、注重实效”原则,进行精准匹配,选派70名财务顾问、 法律顾问59名、健康顾问118名、文明顾问151人、技术顾问42人,到村开展服务,发挥专业特长、运用资源优势推动乡村振兴。三是摸排组建“乡贤智囊团”。组织乡村两级对辖区内乡贤进行摸底,按照“5 N”的原则,每村至少由5名乡贤组建乡贤智囊团,通过举办乡贤座谈会、“三请三回”等乡贤联谊活动,打通乡贤知情明政、建言献策、交流互动渠道,推动乡贤在捐资助学、孝老敬老、乡村治理、建言献策等工作中贡献力量。
聚焦作用发挥,交出乡村振兴“优答卷”。一是完善顾问服务职责。前期充分征求各乡镇、行业单位、顾问代表和村“两委”干部意见,根据顾问专业特点,制定《“五顾问”履职细则》,设置基本工作项和加分工作项,细化顾问到村服务内容,让顾问履职更加高效。二是健全顾问服务机制。建立顾问身份公开机制,将顾问联系方式等公示在三务公开栏,并建立“群众点单、网格员收单、村干部派单、顾问接单”服务机制,推动顾问下沉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网格一线,提升服务成效。三是服务发展上求实效。截至目前,驻村第一书记共为群众报销看病费用、销售农副产品等民生实事702件;法律顾问为村项目建设、签订重要经济合同提供法律意见158条,发放法治读物6300余册,举办法治讲座、开展释法答疑等法治宣传活动145场,参与矛盾纠纷调处343起;技术顾问提供农业、手工业、加工业等方面技术咨询服务561次,深入实地开展现场技术指导355次,培育产业技术人才281人,指导有条件的村民兴办合作社或家庭农场20个;财务顾问对村报账员开展报账和入账业务培训264次,解答财务问题489个;健康顾问到村开展健康义诊78次,开展健康体检953人次;文明顾问组织群众精神文明建设活动257场次,参与群众矛盾纠纷调处241次。
聚焦管理考核,激发顾问队伍“新活力”。一是压实管理责任。由选派单位做好顾问保障,为到村顾问落实人身意外险等保障措施,定期了解顾问工作开展情况;县委宣传部、县委统战部、县农业农村局、县卫健委、县司法局等行业单位负责顾问日常管理;县委组织部牵头在每季度召开“一团一书记五顾问”管理调度会,凝聚合力,破解管理难题。二是建立顾问调度管理机制。由乡镇和村负责顾问对照履职细则进行考核,科学设置考评体系,将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使考核结果更精准。并定期组织召开“一团一书记五顾问”座谈会,邀请部分第一书记、顾问和乡贤代表参加,了解顾问到村开展工作情况,探讨了解工作中了解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三是强化结果运用。开展“金牌顾问”选树活动,定期开展走访慰问一批成效发挥好的顾问和乡贤代表,同时对成效发挥较差的顾问当年考核不能评为优秀等级,推动顾问履职更高效。(供稿人:孙周勤 王蔚婷 廖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