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小店开起“中国历史展览馆”
高琳和她的“中国历史展览馆”。(黄智义摄)
本报8月1日讯(记者黄智义)“超市内的展览馆,贴近人民生活。”7月31日,记者在历下区“融智融商”小超市留言簿里看到有人留言。这里不仅是59岁的弱女子高琳赖以维持一家老小生计的小店,更是她耗资数十万元、坚持47载终于建起来的集党史、国史、军史于一体的“中国历史展览馆”。“七一”前夕,这里正式对外开放;“八一”建军节来了,她又向有军人情结的人发出参观邀请。
小店共两层,一层货架十分拥挤,四周墙面却非常富裕地交给了数以万计的历史照片,其中既有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国家领导人、军事将领,也有古代历史人物和英雄豪杰。从党的一大到十九大,这里都有详尽的展示;从奥运梦到航天梦,这里都能找到英雄的足迹。而小店二楼,则是党史、国史、军史,向我们展开历史画卷的广阔天地。
一位无意中闯进这历史海洋的顾客感慨万千,写下一篇《拐角处最美的风景》。几位党员在此参加党建活动后留言:“向阳而生,追梦飞翔,做新时代的追梦人。”“这是一个人坚持了47年的中国梦,也是我们伟大民族的中国梦。”
高琳把小店最好的位置留给了展览馆,并前后花费数十万元搜集资料、打印照片、制作画框、设计牌匾等,自己则蜗居在从厕所顶棚分隔出的“空中楼阁”里,写下爱国诗近百首。“这有啥苦的?我一个小老百姓能为国家做点儿事,这是最幸福的。只要小店在,免费展览馆就会一直开。”
高琳出生于延安,其长辈曾走过两万五千里长征。12岁时,爱好历史和文学的她就立志要开设一个“国家级”的普通老百姓视角的展览馆,展示家国史、诉说家国情。辍学,结婚,生子,千里迁移,替去世的弟弟养育一儿一女,帮患病的女儿抚养孩子,47年来,她的人生多变,但始终在为展览馆积累素材。
参观的人逐渐多了,发已半白的高琳笑了。她说:“我实现了47年的追求和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