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四支”队伍 打造“五好”社区(抓好四支队伍建设)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原创稿

近年来,新蒲新区礼仪街道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建强党员干部队伍、网格管理队伍、群众自治队伍、志愿服务队伍“四支”队伍,持续打造环境好、治安好、服务好、风尚好、邻里好的“五好”社区,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建强党员干部队伍,筑牢基层战斗堡垒。以第十一届村(社区)换届选举为契机,采取党组织推荐、党员群众推选“两推”和公开招考方式,选优配强党支部班子成员,提高村(社区)支部班子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今年以来,礼仪街道各村(社区)扎实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共收集各村(社区)有关环境卫生、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方面意见建议100余条,梳理、领办“为民办实事”任务清单64项,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解决环境问题、小区安全实施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建全网格管理队伍,织密为民服务网底。推动网格化管理分级负责制,由街道领导、社区干部、居民代表、志愿者等不同群体人员担任网格指挥长、网格指导员、网格管理员、网格员和联户长。按照四级网格管理架构,在街道综治中心设立了网格管理服务中心、村(社区)设置村级综治中心、村(居)民小组和楼栋设置网格、联户单元。整合安全生产、民生事务、治安防控、纠纷调处等网格资源,形成“多网合一”的网格管理模式,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全方位的网格服务,做到“一网到底”、“一网打尽”。目前,11个村(社区)共设置65个网格,配备11名网格指导员、240名网格员、660名联户长。今年以来,通过网格化管理模式,共排查整治安全隐患79起、红白喜事打招呼46起、参与调处化解纠纷61起,动员群众全过程接种疫苗3万余人次。

建好基层自治队伍,汇聚基层治理合力。聚焦安置还房小区党建短板和治理难点问题,充分发挥社区党支部引领力,探索“党建 自治队伍”新模式,新民社区在社区党支部的引领下成立了“小区自管小组”,在灵犀社区、和泰社区分别示范成立集体经济物业公司,实行支委成员和物业公司负责人“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实现了党组织对社区各项工作的全方位领导,对安置还房小区进行直接管理,有效解决小区无人管问题。同时,通过党群共治会、自协委平台,有机联结辖区各个单位资源力量,发动辖区党员、报到党员、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努力形成“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网格、急事不出共治会、难事不出自协委”的社区治理新格局。截至目前,已成立社区党群共治会7个,共有共治会成员125名,成立自协委4个,共有自协委成员64名。

建优志愿服务队伍,提升城市生活品质。分类统筹辖区志愿者人力资源,打造了高铁社区“橄榄绿”志愿服务、平庄社区离退休老干部“夕阳红”志愿服务、新民社区“楼管家”志愿服务等“特色化”志愿者队伍。通过在“线上线下”建立“群众点单 社区派单 志愿者接单 群众评单”志愿服务模式,推动全民志愿服务,营造“我志愿、我快乐”的浓厚氛围,促进邻里和谐。依托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大力开展“邻里亲““邻里乐”等群众活动,丰富社区文化生活,促进居民交流,增强居民凝聚力和归属感。实施“一约、一册、一站、一榜”“四个一”积分管理机制,对志愿者进行评优评先,提升志愿者荣誉感和获得感。截至目前,已注册志愿者2300余名,服务群众20000余人次,宣传宣讲党的政策110次。(新蒲党建)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公众号
公众号
在线咨询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