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在“最活跃地带”筑牢党建堡垒
从快递员到外卖送餐员,从网约车司机到自媒体主播……新业态快速成长,新就业群体潜力无限。
行业发展到哪里、人群在哪里,党建工作就跟进到哪里。汕尾市委社会工作部紧扣市委“强基工程”部署要求,坚持把新兴领域党建工作作为重点,大力开展新兴领域党员“亮身份、当先锋、作表率”工作,在“发展最活跃地带”筑就党建坚强堡垒。
开展“三找”行动,汇聚“新”力量
健全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是加强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的基础。汕尾市委社会工作部创新性推行“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工作模式,通过行业主管部门和属地党组织的紧密配合,利用入职填报、入户走访、数据比对等多种手段,确保每一位党员“小哥”都能被找到、被联系上。
新就业群体数量大、流动性强、党员比例低,如何将其有效组织起来是个难题。汕尾针对这一实际,灵活党组织组建方式,通过“先锋归队”“扫码回家”等计划,引导新就业群体党员在线归队,实现“码上回家”的便捷流程,同时开展“寻找身边党员”行动,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鼓励邻里、同事、朋友、老乡中的党员主动向党组织报到,让更多新就业群体党员“回家”。
开展“三亮”行动,彰显“新”风采
在汕尾新兴领域,党员们深入开展“亮旗帜、亮身份、亮承诺”行动,以实际行动诠释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支部亮出旗帜——在新兴领域党组织的办公场所、主要活动地点等醒目位置,规范悬挂党旗、设置党建宣传栏,展示党组织的鲜明标识和联系方式。
党员亮出身份——在外卖、快递、网约车等平台软件、交通工具、工作服、配送箱上标注“党员骑手”“党员司机”等标识,让群众在点滴服务中感受到党员的温暖与力量。
服务亮出承诺——各级新兴领域党组织设置党员承诺墙,引导党员们作出“不闯红灯”“文明出行”等承诺,用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宗旨。
开展“三争当”行动,融入“新”治理
针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走街串巷、进楼入院、直接接触群众等工作特点,汕尾市委社会工作部积极推动他们融入基层治理新格局。
争当文明创建先锋——不仅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佩戴头盔,还积极参与文明志愿行等公益活动,成为城市文明的践行者和传播者。
争当基层治理先锋——深化完善网格治理工作机制,担任楼栋长、“兼职网格员”,广泛参与平安创建、文明宣传、社区服务等工作,成为基层治理的“流动哨兵”。
争当服务群众先锋——组建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爱心送考”“雷锋出行”“文明骑行劝导”“暖心送餐”等活动,用实际行动诠释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国庆期间,汕尾市交通运输行业党委指导滴滴汕尾快车司机第一流动党支部成立以党员司机为主的“雷锋车队”,积极参与运力保障、高质量服务游客出行。
开展“三保障”行动,保障“新”服务
加强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关键是让该群体感受到党的温暖。
“以前我们骑手中午吃饭、休息都没地方,现在有了红色驿站,不仅条件越来越好,而且还有了自己的党组织,让我越来越有归属感。”外卖小哥刘鑫说。陆丰市东海街道坚持“党建引领 志愿服务”工作模式,为外卖小哥免费提供“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饮水、累可歇脚”的便捷化、常态化服务,把红色驿站真正打造成新就业群体休憩的港湾和温暖的家园。
陆丰市东海街道坚持“党建引领 志愿服务”工作模式,为外卖小哥免费提供暖心服务。
聚焦快递外卖从业人员“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等现实问题,汕尾市委社会工作部强化服务阵地保障,依托各级党群服务中心阵地,计划利用3年时间布局300个“骑手之家”“小哥驿站”等多功能室,形成“一中心多站点”服务矩阵。
为推动新就业群体积极参与公益服务、基层治理等工作,汕尾市委社会工作部建立奖励机制保障,探索建立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积分激励管理办法,常态组织开展“最美”系列评选,选树宣传一批“善美快递员”“善美配送员”“善美司机”等先进典型,切实发挥平时“移动探头”、急时“先锋小哥”作用,以实际行动贡献“新”力量、展现“新”担当。
南方 记者 陈欣欣
【作者】 陈欣欣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