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区建设75个党建工作区,实现525个行政村全覆盖(章丘党建基地)

章丘区建设75个党建工作区,实现525个行政村全覆盖(章丘党建基地)

鲁网8月28日讯(记者 李晓晨)8月27日,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 推进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7场——章丘专场。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章丘区建设75个党建工作区,实现525个行政村全覆盖。

章丘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张新建表示,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农村的战斗堡垒,其力量的发挥,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成效。章丘区紧紧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这条主线,大力实施基层党建“1226”固本强基工程,以改革思维优体系、固根基、抓统筹,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以组织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坚持抓创新、建平台,优化乡村振兴工作体系。聚焦高效有序、稳定有力的体制机制建设,以推动力量、工作、职能、干部“四个下沉”为抓手,实体化建设75个党建工作区,实现525个行政村全覆盖。每个党建工作区配备15-20名工作人员,同步建立“1 1”驻村包联机制,每个行政村至少配备1名“党建指导员”、1名“乡村振兴专员”,变定时“包村”为常态“驻村”,建强基层抓落实的常态化工作力量。同时,细化明确“全员抓党建、全域抓治理、全线抓服务、全力抓发展”四项主责任务,构建起“区-街镇-工作区-村”四级运转体系,不断延伸抓基层、促落实的工作触角,实现上下贯通、执行有力。截至目前,下沉党建工作区的1275名干部,共指导村级党内活动1.6万余次,把关村级重大决策事项840余次,参与打造产业聚合体43个、“村企共富”产业项目90个,有效实现基层党建对乡村全面振兴再赋能。

坚持抓关键、固根本,锻造乡村振兴中坚力量。始终把抓班子、带队伍牢牢抓在手上,实施村级班子“筑垒”行动,以“村村”“村企”“村校”联建为抓手,打造乡村振兴党建联合体83个,统筹推进组织对接、供需对接、服务对接,引导资源、产业等要素向基层聚合,持续为村级班子补短板强弱项。实施带头人队伍“领航”行动,打出“泉源讲堂”“月学月练”“争星晋位展示评比”等一系列组合拳,加强对村党组织书记教育培训力度,全面开展“履职画像”,精准掌握525名村党组织书记工作状态、作风能力和群众口碑,择优培养60名农村“领航书记”,在全区范围立标杆、定示范。实施党员队伍“提质”行动,打造党员教育“十百千万”工程,累计培训党员6万余人次,探索“党员带着群众干”经验做法,在全区开展“党群连心·干群齐动”活动,引导广大党员投身乡村振兴一线,发动2.4万余名党员驻村联户,解决急难愁盼问题5700余件。实施乡村人才“磁聚”行动,培育乡村人才2万余人,梯次储备村级后备干部2000余人,回引296人担任“两委”干部,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坚持抓统筹、聚资源,激发乡村振兴活力动能。着眼让群众可感可及,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统筹抓好治理、服务、发展等各项工作。推行“党建 网格 微治理”模式,构建起办事、协商、调解、保障“四位一体”治理机制,创新“跨村调处”“轮值调解”等模式,推动村党组织、广大党员常态化入户走访、摸排问题,先后化解信访矛盾480余件,现场解决问题900余个,乡村善治基础更加牢固。整合下沉党务、政务、村务等三类31项服务职能,同步打造振兴工作站、幸福院等服务载体650余处,配套开发“一码联万家”“数字工具箱”等信息化数字化服务平台,累计直接服务群众8万余人,真正实现“业务办在最基层,服务送到家门口”。聚焦培育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在全市率先推动村、镇两级党建引领农村“三变”改革,成立18个镇级和525个村级经济合作社,探索出置业资产增收型、龙头企业带动型等10种发展路径,近两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平均增幅达21.56%,423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实现分红。同时,引入“舜耕九州”“悠然见”等经营主体100余家,培育章丘大葱、龙山小米80余个农业品牌产品,着力打造10个区级以上乡村振兴示范片区,244个“一村一品”示范样板村庄,乡村振兴的底色更足、成色更亮。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公众号
公众号
在线咨询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