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豫皖苏区党建工作的成功密码和创新传承(鄂豫皖苏区的建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鄂豫皖苏区根据地是我们党的重要建党基地”“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等都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这既是对鄂豫皖苏区根据地历史贡献的充分肯定,也是对鄂豫皖苏区历史地位的高度评价。

作为党的重要建党基地的鄂豫皖苏区在建党中有哪些成功的经验?黄冈师范学院居继清教授的《鄂豫皖苏区党建经验与当代启示研究》一书对此作了有益探索。

鄂豫皖苏区党建工作的成功密码

研究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总结鄂豫皖苏区党建工作,我们不难看出鄂豫皖苏区党建工作取得了六大历史成就:保证了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方向与成效,增强了党建工作的引领力;实现了党在苏区的局部执政,发挥了根据地的辐射力;诞生了三支主力红军队伍,提升了人民军队的战斗力;铸造了伟大的大别山精神,展现了理想信念的坚定力;培养了大批政治合格的党员和干部,彰显了干事创业的执行力;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凝聚了人民群众对党的向心力。

正是在党建工作的引领下,经过鄂豫皖苏区广大军民的齐心努力、艰苦奋斗,才使得鄂豫皖苏区根据地成为了仅次于中央苏区根据地的全国第二大根据地,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建党基地、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重要转折地、治党治国治军高端人才的重要培育基地。

鄂豫皖苏区建设为什么能够取得如此辉煌成就、它的成功“密码”是什么呢?《鄂豫皖苏区党建经验与当代启示研究》一书在深入研究、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六项成功密码:即依靠党组织的关怀与指导、推动真理的广泛传播、彰显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充分相信青年与依靠青年、学习与借鉴其他苏区的成功经验。

鄂豫皖苏区党建工作的宝贵经验

鄂豫皖苏区党建工作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为我们新时代的党建工作提供了丰富的滋养。《鄂豫皖苏区党建经验与当代启示研究》一书运用史论结合和总结提升等方法,系统梳理了鄂豫皖苏区党建工作的实践举措,如:通过创办党报党刊传播马列主义、宣传革命真理,通过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觉悟,通过传诵红色歌谣与红色诗词增强斗争观念,通过宣讲政治形势与方针政策克服错误思想,通过举办读报班与训练班提升政治能力,通过开展巡视工作增强政治定力,通过执行吸收新党员标准与健全支部生活维护组织纯洁性,通过报告工作接受组织与群众监督等。

该书将鄂豫皖苏区党建工作的宝贵经验高度凝练为“六抓六保”,即:坚持抓政治建设,确保增强政治领导力;坚持抓思想领先,确保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抓基层党建,确保增强基层组织力;坚持抓党内监督,确保提升政策执行力;坚持抓廉洁自律,确保落实为民宗旨;坚持抓制度执行,确保务实斗争作风。

鄂豫皖苏区党建工作的鲜明特色

鄂豫皖苏区党建工作在中共党史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居继清教授从理论与实践结合、过去与未来贯通的角度,认真总结、系统阐述了鄂豫皖苏区党建工作的鲜明特色,即:宣传革命理想信念,党建工作引领具有先导性;立足苏区工作实际,党建工作举措具有开创性;贯彻正确政治路线,党建工作依据具有合法性;发挥政治教育功能,党建工作作用具有放大性;依托前期党建基础,党建工作根基具有深厚性;开展政治工作探索,党建工作经验具有丰富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党建工作实践具有规律性。

这些特色体现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彰显了落实思想领先原则,凸显了强化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反映了鄂豫皖苏区党组织的工作创新。

鄂豫皖苏区党建工作的经验传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

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既是加强文化建设的正确方针,也是传承红色基因的必然要求。鄂豫皖苏区党建工作经验作为大别山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不能够得到有效转化、又何以能够持续转化?这无疑是一个亟待研究并作出回答的重大问题。

《鄂豫皖苏区党建经验与当代启示研究》一书正好将笔墨的落脚点放在了鄂豫皖苏区党建工作经验的转化上,并提出了新时代学习借鉴、传承弘扬这些经验的“四条转化路径”,即:坚持资源保护与价值开发并重,全方位做好党建红色资源保护与利用,赋予党建红色资源时代价值;坚持个体传承与组织传承并举,传承对党员干部的个体教育价值,传承对党组织建设的指导价值;坚持网络党建与基地党建并行,把“互联网 ”与党建工作有机结合,多条路径发挥基地党建功能;坚持文化引领与党性锤炼并进,以文化引领党性锤炼,强化理论创新,从而找到将潜在价值创造性转化为现实价值的实践举措。这些既是鄂豫皖苏区党建工作经验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也是我们传承弘扬鄂豫皖苏区党建工作经验的有效之举。

(作者系安徽省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安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安徽金寨干部学院原副院长)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公众号
公众号
在线咨询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