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红+科技蓝 黄河岸边的网格治理“新模式”(河北省考录取比例)

在黄河南岸的惠济区,这个生态宜居的城区,正经历着一场基层治理的“智慧革命”。网格员们如同穿针引线的“能工巧匠”,用他们的辛勤工作编织出一张覆盖全区232平方公里、55万人口的平安网络。而这场变革当中的其中一位“执针人”,正是惠济区新型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主任孟焱鑫。

党建红+科技蓝 黄河岸边的网格治理“新模式”(河北省考录取比例)

惠济区新型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大厅 李星南 摄

网格治理 从“铁脚板”到“数据流”的转身

2022年5月,孟焱鑫积极响应号召,加入惠济区党建引领的网格化治理专班。然而,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个复杂且多维的挑战:惠济区作为郑州市临黄河发展的北部城区,既拥有迅速扩张的新城区,也存在亟需更新的老旧社区;这里既是文旅产业的聚集地,也有郑州市最大的食品批发市场。如此多样化的治理环境,使得传统的“人海战术”网格化治理模式变得愈发艰难。因此,孟焱鑫毅然地决定,带领团队踏上数字化转型的探索之路。

“过去处理一起纠纷,网格员来回奔波,都是靠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不仅不方便而且效率低下。”孟焱鑫回忆道。为此,他带领团队历经8个月的努力,创新成立了“风险智库”特色应用,实现了风险隐患和问题处置的“一网统管、一键处置”。该应用深度融合了政法、城管、应急等九大系统的数据资源,实现了对惠济区8个镇(街道)、76个村(社区)的全面覆盖。这一创新平台的建立,不仅显著提高了网格员的工作效率,还极大提升了治理工作的精准度和民众的满意度。

这一平台的建立为众多居民和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乐之达建材公司的张经理便是受益者之一。不久前,张经理与张某建因欠款纠纷闹上了惠济区人民法院,法院巧妙地利用“风险智库”,将案件推送到了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平台上。网格员迅速介入,充当“两头牵线”的角色,协同民调员高效地化解了双方的矛盾,最终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的圆满结果。

现如今,网格员们通过智能终端,迅速响应并有效处理各类事件,日均处理事件数量从过去的3.2件提升到7.5件,同时响应速度也缩短至了15分钟以内。网格员们也无需再像以往单纯依靠“铁脚板”频繁奔波于街道之间,而是借助数据流实现了高效便捷的沟通与协作。

党建红+科技蓝 黄河岸边的网格治理“新模式”(河北省考录取比例)

惠济区新型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主任孟焱鑫针对群众反映问题及时“派单”解决 李星南 摄

风险智库 给基层治理装上“智慧大脑”

2023年夏天,古荥镇西山社区网格员李娟发现,某小区的消防通道经常被占用。她通过智慧网格平台拍照上报,这一行动立刻触发了“风险智库”的预警机制。系统迅速将任务推送至消防、城管、物业三方,并通知西山社区工作人员介入督导。经过72小时的高效处理,智能监控显示,该小区消防通道的畅通率达到了100%。这种“智能派单-协同处置-闭环反馈”的工作流程,已成为惠济区“风险智库”日常运作的常规操作。

目前,这个被誉为“最强大脑”的“风险智库”系统,融合了全区12345热线、数字城管、舆情监测等12类数据源,建立起一个包含37种风险标签的动态数据库。此外,为了消除部门间的信息隔阂,孟焱鑫还创立了“五员一律”协同机制,涵盖了巡防队员、法官、检察官、警官、司法人员和律师,为基层治理注入了法治元素,丰富“风险智库”的特色应用,对信访、法诉等风险事件进行整合,并根据风险类型和处置难度进行分类管理。

在惠济区,网格化治理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全区的一二三级网格长分别由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村(社区)书记和党员社工担任。职能部门党员干部和“五员一律”人员深入网格,极大地增强了基层治理的力量。通过网格化治理和“风险智库”的紧密配合,惠济区在提高治理效率和保障民生福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这种创新的治理模式,不仅解决了长期存在的问题,还为居民营造了一个更加安全、有序的居住环境。

党建红+科技蓝 黄河岸边的网格治理“新模式”(河北省考录取比例)

惠济区新型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电子大屏实时显示网格员走访频次、问题解决等各类数据 李星南 摄

智慧平台如黄河水 滋养每一寸土地

走进惠济区新型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眼前电子屏上实时跳动更新的数字,是党员干部下沉网格的走访频次、问题解决率等数据,孟焱鑫深有感触地说:“过去是‘干部坐等群众上门’,现在是‘党员追着问题跑’。”目前,全区已有373名“五员一律”专业人员和2000余名党员纳入网格体系,真正构建起了“15分钟党群服务圈”。

这种变革在特殊群体关怀方面,效用显得尤为突出。2024年3月,得益于“风险智库”系统的敏锐洞察,通过分析独居老人水电使用数据中的异常模式,成功触发了“银发守护”行动。网格员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携手,为867位老人配备了智能手环,这些手环能够提供跌倒报警、用药提醒等“云守护”服务。孟焱鑫认为,“真正的智慧治理,就是将冷冰冰的数据,转化为热乎乎的服务,切实增加居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在指挥大厅,孟焱鑫经常凝视着电子地图上闪烁的网格光点,这里每一个光点代表一个正在处理的事件,也承载着居民的期待。这些“矛盾数据”恰恰是智慧治理效能的证明。

目前,孟焱鑫团队正在探索将黄河滩区生态监测、文旅安全预警等特色场景融入系统。他满怀信心地说:“我们要让智慧平台像黄河水一样,滋养每一寸土地、滋养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展望未来,随着智能化和信息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化,“风险智库”将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助力惠济区推进治理现代化,为郑州市乃至河南省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来源:学习强国 郑州学习平台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公众号
公众号
在线咨询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