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智治”赋能“四治”并进 推进“河洛党建计划”全面过硬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雪娜 通讯员 赵明 常晓盘

2月22日,记者从洛阳市委组织部获悉,洛阳市委印发《关于深化提升党建引领、“四治”并进、服务进村(社区)推进“河洛党建计划”全面过硬年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的通知,将2021年确定为“河洛党建计划”全面过硬年,完善提升“四治”并进,持续将“中国之治”的洛阳实践推向深入。

据悉,《实施方案》共三部分五大项30条推进措施,明确选取培育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点、“两优一先”表彰激励活动、“五星支部”打造、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打造智慧化公共平台等重点工作项目,推进“河洛党建计划”全面过硬。

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组织动员力全面过硬

在推动组织动员力过硬方面,《实施方案》明确坚持树立“大抓基层、大抓支部”鲜明导向,从提高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质量、抓两头带中间、加强基层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安排部署,突出示范点培育、党组织分类管理、高质量换届、严格党员教育管理、强化驻村帮扶等工作。

全面提升覆盖质量。持续推动“党建 产业”融合发展,织密“社区党组织 网格党支部 楼栋党小组 党员中心户”覆盖网络,加强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基层组织建设。建立区域化党建运行机制,推广党建联合体、党建联盟、街道社区兼职委员等做法,通过签订共建协议、干部交叉任职等加强组织共建。

持续开展示范培育。把基层党建示范点培育工作与“五星支部”打造相结合,年内培育10个左右省级基层党建示范村(社区)、20个左右市级标杆式示范点、100个左右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村(社区)、100个左右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示范点、1000个左右“五星支部”。

完善提“四治”并进,推动治理管控力全面过硬

《实施方案》对“智治”内涵外延系统研究,提出发挥智治支撑作用。

明确提出,2021年要强化平台载体建设,打造覆盖市县乡村“四位一体” 的综合信息平台,推进城乡基层公共服务事项“就近办”“掌上办”“网上办”,实现数据线上“领跑”,干部群众线下“零跑”,探索推进“智治”与“自治”“法治”“德治”有效融合,不断提高基层治理“含智量”。

同时,《实施方案》明确自治、法治、德治等具体措施,细化载体抓手,明确重点任务。

健全群众自治机制。推进基层直接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依法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建立村级“小微权力”清单,激发群众参与民主监督的热情,年内实现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100%覆盖。

实施法治为民工程。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多元化解机制,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机制,完善领导干部下访接访制度。实施法治惠民工程,深入实施“万名村(社区)法律骨干培训工程”。年内全市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实现“互联网 网格”上线运行。

大力倡树德育新风。建好用好家风家训馆等阵地,广泛开展“讲家史、谈家训、立家规、正家风”活动,推动好家风浸润到社会各个角落。年底前,“星级文明户”占比达到80%,文明乡镇占比达到90%,文明村占比达到52%。年底前全市“乡村光荣榜”设置率达到90%,“一约四会”覆盖面达到95%。

提高保障能力,推动统筹协调力全面过硬

在统筹协调力过硬方面,《实施方案》明确要求,要从经费保障、人才保障、服务保障3个方面突出加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服务保障能力水平。

完善人才保障机制。构建良好乡村人才发展生态,构建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全年培育各类乡土人才2万人。实施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计划,全年培训农业技术指导员60人,开展职业技能鉴定100人。加快实用型、技能型人才选拔培养,全年评选优秀农村实用人才50人。实施乡土人才回归激励措施,吸引1000名乡土人才回归。

提升服务保障能力。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取消街道招商引资、协税护税职能落地落实。高标准建设10个左右街道党群服务中心,打造100个左右住宅小区“邻里中心”。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打造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一刻钟党建服务圈”。

洛阳市委组织部负责同志表示,将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安排部署,通过构建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群团组织助推、社会组织协同、人民群众参与”的基层治理机制,织密筑牢基层组织体系、健全完善基层治理体系、优化拓展基层服务体系,进一步叫响“河洛党建”品牌。

编辑:洛分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公众号
公众号
在线咨询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