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烽县党建示范带建设工作纪实:三带四园 红动息峰
7月1日,走进息烽县永阳街道猫洞村,小巧玲珑的村庄里,别致的民居依山而建,灿烂的夏日阳光下,花红柳绿、溪流潺潺、美不胜收。
“猫洞村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息烽集中营旧址所在地。”猫洞村支书陈孟菊说,该村辖6个村民组,共有510户1479人。过去,村里的道路是泥巴路,路灯等基础设施不完善,随着富美乡村建设推进,猫洞村修建了800平方米的广场,硬化道路1500米,安装了60盏路灯,种下了若干行道树……面貌新了,猫洞村依托得天独厚的红色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村民们纷纷投身餐饮业、住宿业,民宿、农家乐等如雨后春笋涌现出来。
除此之外,猫洞村还和花卉企业合作,发展起花卉培植基地20余亩;发展300余亩精品经果产业采摘园,鼓励村民们加入合作社抱团发展。
如今,猫洞村实现了贫困山村向“美丽村庄”的转变,村集体经济积累43.99万元,2020年,村民年均收入达到14600元。接下来,猫洞村将进一步被打造成为红色美丽村庄试点。
近年来,息烽县坚持“以点串线、以线成带、以带促面”,构建起“三带四园”党建示范带布局,以美丽南山、归田园居、石硐中康、红壤碧珠4个田园党建综合体试点为突破,构建红旅融合、产城互动、乡村振兴3条党建示范带。猫洞村作为其中红旅融合党建示范带示范点之一,是息烽县以党建引领、红色文化与农旅深度融合推动乡村振兴的优秀案例。
“以党建示范带建设为突破口,大抓基层,补齐短板,推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推动息烽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息烽县党建服务中心主任罗德彪说,具体工作中,息烽县坚持“统筹推进、全面提高、局部发力、重点打造”,推动党建融合多元参与、全面进步。县委领导坚持以上率下,示范带动各基层党(工)委(党组)班子成员建立党支部工作联系点298个,下沉指导800余次。由农业农村、政法、文旅等10家县直部门组成创建指导委员会,整合资金4700余万元、落实项目100余个。
围绕“五个基本规范化”,息烽县达标创建391个标准化规范化党支部,成功创建省级示范党支部2个、市级示范党支部15个。评选推荐国家、省、市、县优秀个人133人、先进集体63个,选树身边榜样典型120余个。推进91个村(社区)实现党组织书记、村(居)委会主任“一肩挑”。
同时,强化县、乡、村三级创建主体力量,调配95名乡(镇、街道)党(工)委领导干部,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27名,建立1745名新乡贤“人才库”,储备村级后备力量800余名,158名驻村干部和优秀选调生全部到村到岗。
此外,紧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探索“党建 ”系列路径方法,建立功能性党组织、党小组89个,助推全县经济社会事业不断发生“物理变化”。群众安全感连续8年走在省、市前列。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蔡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