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周年|党旗飘扬风帆劲~(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党课讲稿)

改革开放40周年|党旗飘扬风帆劲~(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党课讲稿)改革开放40周年|党旗飘扬风帆劲~(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党课讲稿)

党旗飘扬风帆劲

—— 改革开放40年全州党建工作综述

黔西南日报记者 朱 维 罗 康

回首过去,一面面鲜红的党旗在全州大地迎风招展,为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一枚枚闪亮的党徽熠熠生辉,引领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进、后发赶超;一项项创新举措扎实有力,让基层战斗堡垒更加坚固……

改革开放40年来,全州各级党组织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坚定不移加强党的建设,在加强思想建设、从严管理干部、夯实基层党组织、抓党建促脱贫等方面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提供坚强保证。

建设精神高地

从严拧紧思想“总开关”

改革开放40周年|党旗飘扬风帆劲~(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党课讲稿)

贞丰县白层镇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要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2017年11月1日,在册亨县丫他镇坪位村党员活动室里,第一书记陆贞相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及时向党员和群众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赢得大家称赞。

党的十九大闭幕后,我州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纳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重要内容,从严督促各级党组织利用“三会一课”、新时代农民(市民)讲习所等方式强化学习,并开展了“组织带动学、领导带头学、党员率先学”“立体化宣传、多层面宣讲、全覆盖培训”“遍访贫困户、宣讲十九大、精准再识别”三大主题宣传教育等活动,迅速在全州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热潮。

思想建党是全面从严治党的精神根基。全州各级党组织始终坚持理论武装头脑,凝聚推动发展的磅礴力量,扎实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推动学习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全体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着力用好思想建党“传家宝”,牢牢拧紧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总开关”。

积极践行群众路线。全州党员干部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总要求,坚持“严”字当头,聚焦“四风”,“向惰政宣战、向惰政问责”,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争当“为民、务实、清廉”的好榜样。

认真恪守“三严三实”。我州先行先试,创新实施干部召回管理制度,以“党建约谈·行动培训”为抓手,深入治理“惰政”“躲政”“为官不为”等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推动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

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我州以系列竞赛活动等为载体,促进深入“学”;开展脱贫攻坚“五比五抓”等活动,认真落实“做”;组建10个党建调研指导组常态化开展督导,推动持续“改”,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通过思想的涤荡,全州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焕然一新。全州3330多名领导干部轮流走上讲台上党课,5000多名青年组成“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行动小组”;98个县级以上党委(党组)和领导干部共查找出“修身、律己、用权”等不严不实问题3543个,制定整改措施10221条,整改落实问题3000余个;挂牌成立“新时代市民讲习所”146个,“新时代农民讲习所”1426个,建立州、县、乡讲习队伍1424个,开展了12800余场次讲习活动,受益人数近40万人次。

深化“四位一体”机制

激活干部队伍管理一池春水

“把‘奖’的路子打通,将好干部选拔进领导班子;把‘罚’的路子做实,对不胜任现职的干部及时调整。”2016年县乡领导班子换届中,我州把深化“四位一体”机制与换届工作深度融合,对领导干部进行综合分析,运用激励和约束机制,推动干部能上能下,树立鲜明用人导向,得到干部群众认可,组织提名的换届人选均满票或高票当选,换届纪律知晓正确率和换届风气很好率均为100%。

制度治党为全面从严治党夯实基础。为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我州积极探索从严管理干部的新路子,在干部召回管理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完善,率先在全省建立了工作目标、岗位责任、正向激励保障、负向惩戒约束的“四位一体”从严管理干部机制,并充分运用于县乡集中换届、脱贫攻坚等工作中,激活了干部队伍管理一池春水。

聚焦脱贫攻坚用好干部。研究出台在脱贫攻坚一线从严管理干部的意见等措施,将全州各级干部全部纳入脱贫攻坚一线干部从严管理范围,并充分运用“黔西南智慧党建云”平台和专项督查、专项考核等手段,督促和帮助干部在脱贫攻坚一线更好履职尽责。

聚焦严管厚爱管好干部。研究出台《黔西南州推行容错免责机制实施办法(试行)》等机制,制定召回提醒曝光、教育转化、行动培训、经济处罚、调整岗位、促下促退“六大约束措施”和选拔任用、经济待遇、基层导向、学习提升、精神荣誉、人文关怀“六大激励机制”,让干得差的干部受警醒,干得好的干部有奔头。

聚焦事业发展带好干部。州委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每个季度分别到各县、市(新区)开展“党建约谈、行动培训”,推动各级党委(党组)特别是“一把手”真正把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到行动上。

一套套从严管理干部的“组合拳”,打出了威力、打出了成效。

近年来,全州运用“四位一体”机制提拔县处级干部207人,提拔乡科级干部2069人;从基层共遴选112名优秀干部到州直机关工作,2402名基层干部获得职级晋升;开展8轮约谈,约谈单位“一把手”7558人(次),帮助基层查摆突出问题3225个,提出意见建议和办法措施5212条;表彰优秀共产党员等1743人。涌现出了姜仕坤、李来建、钟晶等一大批基层党员干部先进典型。其中,钟晶当选十九大代表,使我州基层党员当选全国党代表实现了零的突破。今年6月27日,姜仕坤同志被中共中央追授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固本强基筑堡垒

基层党建上台阶

改革开放40周年|党旗飘扬风帆劲~(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党课讲稿)

贞丰县首届易地扶贫搬迁户迎春文化联欢会在者相镇茶林社区举行

今年2月12日,贞丰县者相镇茶林易地扶贫搬迁居住区举行了首次新春佳节联欢会,社区搬迁群众齐聚一堂,欢欢喜喜过大年。该社区党支部自成立以来,充分发挥引领作用,通过打造“老人幸福乐园”留住老人心、发展“土布”工艺品留住妇女心、搭建创业就业平台留住青年心、营造“沉香”文化园留住孩子心、经营“美食文化”留住游客心的“五心”创建,带动了搬迁群众就业创业近3000人,实现了搬迁群众安居乐业。去年底,茶林社区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单位)”。

这是我州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过上美好生活的一个生动缩影。

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我州始终坚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着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近年来,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州委在认真落实省委要求的基础上,组织开展“百乡千村万户行”遍访调研活动,对全州包括165个深度贫困村在内的629个贫困村进行全覆盖走访调研,进一步选优配强了贫困村党组织书记。构建了“县领导 组织部门 乡(镇)党委 第一书记”四级帮扶网络,通过“一村一策”抓实后进村党组织排查整顿,切实增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在决战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中,我州创新机制,研究出台《黔西南州新市民计划(试行)》,推动搬迁群众实现“搬得出、稳得住、快融入、能致富”。与此同时,研究制定《黔西南州新市民社区党建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优化组织设置、配强班子队伍、突出政治功能等10条具体措施,积极发挥党建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的引领作用,推动搬迁群众乐居新家园、共享新生活。

在推动其他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各部门党组(党委)认真履行党建主体责任,带头做到“两个坚决维护”;成立2个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对州国有企业和教育系统落实党建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项调研督导;全面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促进高校党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开展对标自查、整改提升,加大督察问责力度,切实把公立医院等事业单位党建工作抓实抓好;开展新一轮党组织集中组建工作,加强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

目前,在已搬迁入住的29个居住区均已建立党组织(其中,党工委1个、党总支5个、党支部30个、党小组24个、流动党支部3个),带动团委、妇联、工会等群团组织建立基层组织54个。共明确629名县处级以上干部对全州629个贫困村脱贫攻坚工作“一对一”分别进行包保,选派3200名干部组成629个工作组全覆盖开展贫困村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全州72个后进村党组织全部实现转化提升,其中68个进入先进行列。全州1428家非公企业,单独建立党组织210个,联合建立党支部186个,覆盖非公企业798家;纳入党建工作范畴的社会组织341家,单独组建党组织189个,联合建立党支部58个,覆盖社会组织117家……

改革开放40周年|党旗飘扬风帆劲~(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党课讲稿)

万峰丛中十里坪

2013年,新坪村党支部以兴义鸿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进驻该村十里坪建设“农业示范观光园区”为契机,组建村平台公司,将100万元村集体资金、10亩土地和1个小型水库入股鸿鑫公司,同时引导村民流转2300亩土地到公司,并在基地务工。现在,该村每年从公司分红20万元,村民流转土地每亩每年增收1000多元,在基地务工,每月还能拿到2000多元工资。新坪村发生的可喜变化正是我州大力推进“五共四化”党建扶贫示范村建设的一个缩影。

唯有抓党建激活力,才能驱动脱贫攻坚的“强引擎”。

为搭建党建扶贫载体,我州充分借鉴“三变”改革经验和“塘约经验”,探索“村社合一”,相继出台了创建“五共”“四化”党建扶贫示范村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积极推进村支平台化、村庄公司化、村民股东化、村务社会化,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示范创建点以党建为引领,整合、盘活资源资产资金“三资”,发展培育新型经营组织,立足本地资源和比较优势条件谋划产业,按照适度规模化和严格标准化发展产业,遵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化方式经营产业,盘活了闲置的“三资”,激发了“三农”活力,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目前,在2017年3月命名授牌44个示范村的基础上,又于今年2月13日对达到创建标准的56个村进行命名授牌。至此,全州已涌现出100个“五共四化”党建扶贫示范村,并带动全州每个行政村至少建立1个村级合作经济组织,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经过近年的探索和实践,“五共四化”党建扶贫示范村创建取得了阶段性明显成效。100个党建扶贫示范村覆盖27913户农户107755名群众(其中贫困户6098户21353人),农民入股分红1084.81万元,村集体经济积累增加977.84万元。同时,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中,各基层党组织从自身实际出发,重点围绕“组织发动、产销对接、利益联结”等方面,探索创新出安龙县“1210”脱贫模式、兴仁县真武山街道“一分三统”扶贫模式、贞丰鲁容乡板绕村“136”产业发展模式等一批成功实践的好经验、好做法,为全州基层党组织提供了可学、可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模式。截至目前,全州1226个村(社区)村级集体经济均达到3万元以上,5万元以上的达到681个。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是脱贫攻坚关键之年。全面发起总攻,奋力夺取全胜的号角已经吹响,全州4670个党组织、107311名党员高扬党的旗帜,强化“干就是讲政治,不干就是不讲政治”的纪律要求,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图片来源于黔西南日报图库)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公众号
公众号
在线咨询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