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N”政企联合党建机制实践研究——以雄忻东西轴高铁项目为例
随着“交通强国”战略的深入推进,中国高速铁路迅猛发展,为铁路工程建设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前景。与此同时,铁路工程建设的建造水平不断提升,管控标准愈发严格,对工程建设施工提出了更高要求。铁路建设涉及单位众多、人员流动性大,因此存在的问题较为突出。雄忻东西轴线高铁项目借助政企联合党委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形成目标一致、集中发力的良好态势,开创了工程建设党建工作新局面。
政企联合党建推动项目建设的意义和成效
通过政企联合党建建立“1 5 N”的党建联建平台,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切实将组织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组织活力转化为发展活力,确保工程建设项目高效、顺利进行,实现施工目标并为属地发展贡献力量,打造企业党建“名片”。
“1 5 N”即由一个政企联合党委联合N个阵地,形成政企联合党委—联合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基层党支部的三级党组织,充分发挥联合党委领导核心、政治核心、融合共建、保证监督、探索创新五大作用,推动政企联合党建不断迈上新台阶,推进东西轴线项目高标准、高质量建设。
围绕工程建设中心工作,发挥联合党委领导核心作用。联合党委遵循“大事共议、要事共决、实事共办、急事共商”的议事规则,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协调议事会议,研究讨论履行党建工作责任事项和工程推进中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共同确定工作要点、实施项目、推进措施等事务,共同攻克跨部门、跨系统、跨区域的重点、难点工作,确保项目高效推进。
关注民生热点问题,发挥联合党委引导作用。基础建设工程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人员组成复杂且流动性大。为持续改善一线工人作业及生活环境,切实保障农民工工资发放,联合党委研究决定按标段开展“暖心驿站”建设及农民工维权中心建设。四标暖心驿站为工友提供了休憩、应急、学习的综合性空间,并结合工友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权益维护、政策宣讲、技能培训、心理疏导、义诊体检、文体活动等各类服务。
开展“村企共建”活动,发挥联合党建的融合共建作用。联合党委成立以来,广大参建企业和项目党组织积极助力乡村振兴与社区建设,通过党建联建与新区农村社区开展合作项目50余个,投入资金1300余万元。2023年汛情期间,参建企业闻“汛”而动,第一时间集结党员职工冲锋在前,为周边村镇提供机械人员支援,彰显了责任与担当。联合雄安新区党群工作部开展了关爱新区困难儿童志愿服务活动,并形成了长效机制。志愿服务队开展爱心献血、义务植树等志愿服务活动12次,获得雄安新区最美青年志愿者集体称号。
防范工程建设领域廉洁风险,发挥联合党委保证监督作用。项目建设利益交织明显,工程项目环节众多,交易链条长、投入资金量大、利益关联度高,容易滋生腐败问题。联合党委同步建立健全了政企联合党委廉洁监督机制,筑牢廉洁“防火墙”。定期系统梳理项目建设过程中涉及征地拆迁、电力迁改、河渠道改、地材供应、验工计价、农民工工资发放、工程环水保等工作领域的廉洁风险,与所属党支部共同开展联防联控。同时开展党风廉政教育活动,召开党风廉政建设联席会、组织参观廉洁警示教育基地、开展标段间交流研讨、举办廉洁党课讲座,提升涉及项目建设的地方各级干部和工程建设各项目部管理人员的廉洁意识,实现工程建设“工程优质、干部优秀”的党风廉政建设目标。
着眼构建“大党建”格局,发挥联合党委探索创新作用。联合党委整合政企党群、管理部门的职能优势,发挥协同发力的叠加效应,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调,开放创新、融合发展”的工作格局,推动政企基层党建工作向深、细、实发展。依托项目科技创新联合体平台,联合党委成员单位在“绿色创新、工程安全、数字智能、管理创新”四大领域持续投入优质科技创新资源,围绕智慧工地开展系统性应用,强化深基坑监测、无人机巡检等系统应用,实现智慧工地与现场管理的有机融合。四标“薛玉峰党员创新工作室”从智慧工地、智能设备、新技术应用三大部分切入,局级课题立项1项,获得河北省省级工程建设工法3项,在国家级公共期刊发表论文12篇,申报专利8项,获得软件著作权2项,获BIM奖2项,完成“四小四新”及技术总结7项。
政企联合党建机制探索与研究
新时代、新形势下,党建工作需要新方法、新手段,要找准工作结合点和突破口,在破解工作难题、扩大群众基础、推动工程建设、夯实党建根基上下功夫。要善于发挥各级、各领域党组织的资源优势,打破地域、行业界限,通过联合党委的统筹协调,实现队伍联建、难题联解、困难联帮、资源联享、纠纷联调等共建目标,为推动工程建设和加快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思想基础、组织保证和智力支持。
政企融合路径:构建政企联合党建制度框架。一是制定突发性、群体性事件政企联合应急处置机制。在完善管理单位和工程项目部应急预案体系的基础上,联合党组织建立突发性、群体性事件政企联合应急处置机制。二是研究制定矛盾纠纷联合协调机制。针对工程永久用地拆迁补偿和施工现场纠纷等影响工程建设进度的问题,发挥相关街道、乡、镇党组织和参建单位项目部党组织在预防矛盾、化解纠纷和宣传教育方面的作用,开展矛盾纠纷专项排查和矛盾纠纷联合调解。三是制定政企党组织共建机制。充分发挥施工企业党组织在资金、政策、项目、岗位、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履行好社会责任。驻地村为企业提供劳动力、材料堆场、生活物品等,形成企业与项目驻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合力发展的格局。四是制定政企联合党委廉洁监督机制。聚焦重点领域和重点岗位,坚持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并举。通过重点业务指导、案例警示、日常监督提醒、党建共学、普法宣传教育和专题讲座等活动,完善阵地建设、突出廉政氛围,努力实现党风廉政建设共建共赢、联防联控的目标。
共建共享平台: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地见效。工程建设项目各方不存在隶属关系,通过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将大家联系起来凝聚共识,这正是党的组织优势所在。以政企联合党建为大平台,引领统筹各方、整合资源、解决难题、推进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有效落实了下属党支部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紧紧围绕项目管理、施工生产、安全质量等各个环节,坚持项目业务与党建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考核,将党员发展培养、教育管理、激励帮扶、考核评优等工作融入项目推进全过程,充分发挥项目支部在人员管理、安全生产、项目质量、成本造价等重大事项讨论决策中的组织领导和审查把关作用,推动支部建设与项目安全、质量、效率同频共振。
合力推动发展:全面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人民群众关注度高。应通过开展项目党建工作,发挥党组织密切联系群众、为人民服务的优势,积极动员项目党员有序到属地社区农村服务,架起项目与社区农村群众的紧密沟通桥梁,做好项目周边的“民生小实事”,及时回应群众困惑,消除群众误解,赢得群众支持,构建和谐“项民关系”,避免矛盾纠纷,确保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作者:陈盛、于秀华 中建铁路工程总承包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