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带团薪火相传 跟党走矢志不渝——怒江州深入开展党建带团建让共青团焕发新活力
多年来,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以开展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为契机,以党建带团建为抓手,多措并举不断提升全州广大青年精神素养,持续增强广大青年的志气、骨气、底气,引领广大青年思想上得到深刻锤炼、精神上得到洗礼升华、作风上得到有力锤炼、工作上得到强力推进,奋力跑出青年精神素养提升“加速度”。怒江州是中国民族族别成份最多和人口较少民族最多的自治州。共有共青团员21808人,占总人口的3.8%。自2011年起,怒江州将党建带团建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把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纳入督查内容,不断凝聚青年力量,激发青春动能,让各族青年在党团联建过程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引导各族青年任何时候都要将自己的个人追求与国家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将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融入到个人成长发展,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突出政治引领,绘好育人蓝图。坚持党团建设同步研究,将群团工作与党的中心工作有效融合,统筹整合党建、团建资源,州、县(市)两级党委、政府出台16份方案、意见、规划,落实各阶段党建带团建各项工作。建立完善联席会议制度机制,压实成员单位联席共商责任。各级党委领导为团员青年讲思政课,对共青团工作提出要求、做出指导,使共青团工作主动融入党建工作大格局,与党建工作同规划、同推进、同考核。充分发挥共青团在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全州1274个团支部开展思想旗帜、坚强核心、强国复兴、挺膺担当等专题学习覆盖率达100%。积极探索、深入挖掘新时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好故事,教育引领各族学生打好中华民族底色,通过开展“强国有我、请党放心”“争做新时代好队员”“红领巾心向党”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有效增强了各族青年理论学习的沉浸感、亲近感、认同感。
坚持多点共融,提升育人实效。坚持发挥文化环境的隐性润育作用,注重将党组织、团组织力量有效融合,认真贯彻落实各族青年交流计划,讲好怒江各族青年民族团结故事。开展“万名党员进党校”“万名团干上讲台 当好思想引领员”等基层宣讲及各类体验活动3470场,发掘“奋斗者,正青春”“青联榜样说”“怒江青听”等一大批青年专栏和青春榜样,树立一批脚踏实地、苦干实干的怒江青年表率。如怒江昂可达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后江获第十届“云南青年创业省长奖”等。深入实施绿美怒江青春行动,带领2.9万余名青年踊跃投身绿美怒江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等志愿服务活动,促进各族青年在共建绿美怒江的过程中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持续深化实施边境团建长廊,开展边疆各族青年同心营等实践活动,通过学习交流,引导边疆各族青年强化家国情怀、强健精神素养、涵育斗争精神,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强化资智融合,创新育人方式。怒江州先后组织团员青年投身经济发展、创新创业、卫国戍边、统一战线、公益服务、权益维护等六个领域专项工程,实施“服务三大经济 青企建新功”结对引资引智,促成20家云南省民营企业家协会成员与州内21家青创企业结对共建。开展“草果之星”电商人才培育等行动,举办青耘中国直播助农、中国青年年货节等消费帮扶活动,为怒江与全国同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实施“筑巢”工程,探索搭建怒江青年创业创新的互惠互助平台,并不断提升边境团组织的战斗力。泸水市三河村、片马村等边境团建示范点的13支强边固防青年突击队在乡村振兴和卫国戍边中与当地群众打成一片。落实好党建带团建工作的“最后一公里”,在共同工作、生活、学习和服务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成为一支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的青春力量,让各族团员和青年的奋进形象在边境一线熠熠生辉。(省民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