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 抓稳定 促和谐(抓党建促稳定实施方案)
时代报告讯(记者 张华征 桑建伟 通讯员 刘保森)为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村,助力乡村振兴战略高质量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新密市苟堂镇小刘寨村以党建为引领,以创建“五星支部”为契机,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利用党建微网格化管理,充分发挥党员、联户代表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方法等全面抓稳定,最终实现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以实际行动迎接二十大的召开。
一、加大宣传力度
1、村党委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发动党员、村组干部、联户代表积极带头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利用每月主题党日活动大会,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党员、村组干部、联户代表的自身素质,以便在和群众打交道时加以实践运用。
2、在党建文化广场和社区主干道等,制作宣传我党各个历史时期的先进人物事迹版块,学习他们的先进精神和事迹,教育群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弘扬正气。
3、在社区建设有法治文化长廊,宣传相关的法律法规,如社区矫正、人民调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民法典、怎么预防网络诈骗、禁赌禁毒宣传、喝酒开车的危害、反邪教宣传等。
4、健康教育宣传、诚信宣传、文化活动宣传、孝文化宣传等。
5、在各村民小组人员比较集中的地方也制作各种宣传版面进行宣传。
6、利用各种活动发放宣传资料,制作宣传条幅。
二、制定各种制度
1、依据国家规定的法律、法规进行依法治村。
2、结合本村实际情况制定村规民约,通过“四议”、“两公开”、“一监督”的方法进行村民自治。通过村规民约来约束和规范村民的行为。
3、利用该村开展的文明村建设工作,制定村五会制度,即村民议事会制度、红白理事会制度、道德评议会制度、禁赌禁毒制度、孝善理事会制度,评选道德模范,约束百姓的行为,以德治村。
通过以上的各项国家法律、法规和各种制度,约束和规范村民的行为,从而达到依法治村、村民自治和以德治村。
三、措施保障
1、每年结合文明村创建,评选好乡村光荣榜,内容有好书记、好会长、好乡贤、好党员、创业好青年、好媳妇、好丈夫、好妯娌、好儿女、好公婆、好邻居。
2、评选星级文明户、道德模范,公开上榜表彰宣传,激发正能量。
3、连续十几年开展资助大学生活动,凡是考入二本以上的优秀学子,每人给以1000—4000元的资助,共资助300多个大学生。
4、连续五年举办孝道文化节活动,给全村70岁以上的老人(共300多人)每人发放红包200元—1000元,还有米1袋、食用油1桶,同时对评选出的各种先进模范人物进行公开表彰,号召社会关爱老人,尊老爱老、孝敬老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5、组织村组干部深入农户进行大专访,排查矛盾纠纷,通过走访了解民意,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化解矛盾,及时处理问题。对超出本级范围的事,要及时上报,协调上级相关部门,尽早处理,把问题化解在最小的范围,从而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6、对违法乱纪的,除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处理外,要取消村里给的相关福利待遇,取消评先资格,取消星级文明户资格,对违犯村规民约、无理上访等进行批评教育仍不改的,也要取消相关的福利待遇,取消评先资格,取消星级文明户等。
四、改善生态环境
为更好地建设和谐文明社会,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显得更为重要,近年来该村从几个方面入手抓起,先后在全村安装太阳能路灯600多盏,修筑组组通道路20多公里,安装高清摄像头100多个,建成盘石山健身公园,修建1000多米的慢行竹林步道,对全村各居民 户的墙体进行了涂白,对全村进行美化、亮化,购置专用消防车一辆。
五、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建设有室外仿古大戏楼,重要节日在此举行文化演出,建设有室内文化活动中心,请有专业老师每周进行戏曲文化培训,每周举行一次戏迷文化演唱会,建设有大型党建文化广场,内容有各时期先进人物事迹介绍、中共党的一大到十九大会议精神介绍、国学三字经、弟子规等,让百姓休闲学习两不误,组织广大群众业余时间跳广场舞,建有村史文化长廊,内容丰富,让群众了解该村的历史。建有公办幼儿园和小学及未成年活动室,让孩子方便就近上学,解决百姓的后顾之忧。
六、发展产业
该村先后建有各类大小企业20多家,共安排800多人就近劳动就业,同时也壮大了集体经济,连续10多年获新密市综合实力“三十强”村。
该村通过一系列的工作,既抓党建,又抓法治,抓精神文明村建设、抓乡村振兴、抓文化、抓环境等等,从而使该村到处呈现了一派欣欣向荣、百姓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生态好、环境好,到处都是文化的气息和氛围,到处都呈现正能量,不给歪风邪气、不正之风生长的土壤、空间、机会,从而让百姓有幸福感和获得感,最终达到了社会和谐、百姓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该村先后获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省级文明村、省级健康村、省级生态村、省级卫生村、河南电视台、河南日报、郑州日报、人民网、精神文明网、今日头条、今日河南网等都对该村进行了报道,受到了省、市、县领导的好评与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