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党建引领 锻造机关铁军(党建引领常态化)

2017-12-08 21:23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见习记者 王湘云 通讯员 江宇豪 周莹

常山:党建引领 锻造机关铁军(党建引领常态化)

常山县党员干部在危旧房改造工程中服务群众。方均良 摄

组织相关职能部门的17名党员成立“国际慢城”建设临时党支部,为“国际慢城”建设提供技术支持;抽调98名年轻干部加入危旧房治理改造工作组,仅用27天便实现73幢2111户D级危旧房“双百”目标(签约率、腾空率均达到100%);雨季来临前,扩宽30余米排水渠,为居民解决心头之急……近年来,常山县坚持党建引领,将各机关单位党员“推上”项目一线,在基层学、到基层做,打造一支“心系一线、真情服务”的机关铁军。

品牌串联,党务政务“同轴转”

“业务工作是硬指标,看得见摸得着。党建工作都是软任务,弹性大,抓与不抓一个样。”这是以往机关党建工作中,许多干部的内心真实想法。如何解决党建、业务“各唱各的调”“两张皮”的问题?常山县在机关党建与业务融合的机制建设、规范建立方面做足了文章。

创建“有准确的名称、有丰富的内涵、有持久的生命力、有广泛的影响力”的“四有”党建品牌,成为各机关部门结合自身职能特点,促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协调并进、相得益彰的重要抓手。目前,全县已创建36个机关单位党建品牌,涌现出团县委“红心向党 青春筑梦”、司法局“e线先锋 法律惠民”、农业局“三农服务驿站”、检察院“检察蓝 党建红”等一系列党建品牌。与此同时,当地建立机关党组织生活报备制、旁听制,由县直机关工委统一调派“旁听员”深入监督指导,他们会对联系单位的组织生活开展情况进行“号诊把脉”,及时反馈问题和不足。截至目前,全县共有48个机关党支部向工委报备组织生活。

一线驻扎,党员骨干“齐上阵”

今年9月,常山县“国际慢城”建设项目迎来了一批特殊的“专家”,他们来自各个部门,有着不同的特长,为了同一个目标,聚焦到“国际慢城”建设上来,为“慢城”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县直机关工委书记郑兵介绍:“为顺利推进项目建设,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试点成立了‘国际慢城’建设临时党支部,用党建推动项目建设,确保党旗始终飘扬在项目建设第一线。”今年,常山创新推出的党员先锋指数“学分 工分”考评管理办法,通过细化、量化评判标准与奖惩办法,大大激发了党员干部的工作主动性,各机关单位围绕该考评管理办法推出了一系列贴近中心大局、服务重点项目的创新举措。

重心下沉,党员群众“心连心”

“机关到一线、不分一二线”。为切实转变机关干部作风,常山将社区共建工作纳入机关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促使各机关党组织和社区党支部结对,发挥机关人才、设施、场所、资金等优势,到社区党支部开展共建活动。与此同时,要求所有机关在职党员到居住地党小组“报到”,以“一对一”或组团的方式开展党员志愿服务,参加活动情况按照工分计入党员考评管理,作为机关党组织和党员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公众号
公众号
在线咨询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