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吉水县发挥财政服务作用保障民生(提高财政服务保障水平)
财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近年来,江西吉水县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坚定不移“扛牢一面旗帜、打好‘7 1’战役、聚力五增目标”,紧紧围绕“聚财源、强管理、防风险、勇创新”工作要求,充分发挥财政服务保障作用,兜牢底线,防范风险,保障民生,不断夯实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财力基础。
锤炼队伍,巩固组织堡垒
吉水县财政局将党组织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以深化“让党放心、人民满意”模范机关建设为抓手,创新推出“吉财管家”党建品牌,将优化资源配置、服务国家治理与管财用财相融合,持续推动“四强”党支部创建,着力打造政治过硬、业务过硬、素质过硬的财政队伍。
在党性教育中汲取力量。常态化落实周五学习日制度,经常性传达省、市、县各级关于财政工作的决策部署,引导全局党员干部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中增强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开设“吉财管家”大课堂,推进业务能力大练兵,通过常态学习和交流研讨相结合,不断提升干部服务大局的思想自觉,有效打造担当型、学习型、专业型、清廉型组织。
在作风整治中淬炼品格。对标党纪学习教育工作要求,该县财政局坚持高站位、高标准、高质量,把学纪、知纪、明纪、守纪作为“常修课”“终身课”,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落地落实,进一步推动铁的纪律有效转化为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扎实开展年轻干部、关键岗位干部等重点对象的纪律培训,推进政治家访和“五必谈”,优化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完善权力监督制约体系,打造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高素质专业化财政队伍。
在业务比拼中提升本领。整合全年各项工作,酝酿归纳形成9方面重点任务,从“党建领航”起笔,整合财会监督、绩效、预算、财评、债务、普惠金融、资产管理、中介机构管理等多个方面,精简形成35个具体目标,形成全年工作推进的“方向标”。成立党员先锋队,选树党员先锋岗,组建重点工作推进专班,引导党员干部在业务月晒季评中树牢以民为先、服务为本工作理念,擦亮支部“红色”底色,激发党员“先锋”活力,发挥财政“兜底”作用,全面提升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效果。
织密体系,保障资金安全
吉水县财政局持续推进“党建 财会监督”书记领航项目,立足防范化解潜在风险,建立健全财政资金监管常态化长效化机制。
组建监督队伍。坚持班子带头、干部联动,成立16个专项工作组,引入第三方项目评审专业人员,建立专业财会监督检查工作队伍,点对点深入全县18个乡镇开展乡镇财政资金管理使用方面问题排查,完成医保超标准收费及殡仪馆多收乱收群众费用问题整治;多次约谈涉非企业万邦湘发集资平台,帮助吉水县群众直接挽回经济损失28.69万元。
搭建制度框架。结合整治工作,先后制定《吉水县关于进一步规范和提升乡镇财政业务管理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规范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发放工作的通知》等8项规范性文件,梳理省、市、县常用的财政政策法规,形成《吉水县财政业务管理规范文件汇编》,搭建乡镇财务管理业务指南。
构建长效机制。依托直达资金监控系统和预算一体化管理系统,形成民生资金的使用进行全范围和全过程的监控体系,建立民生资金调度台账,确保惠企利民资金落到实处、起到实效;加强绩效评价与财会监督相结合,严格实行绩效目标编制与部门预算编制同步,2024年对2021年—2022年18个重大科技专项进行绩效评价,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围绕全县纪检监察、巡察和省市财政部门监督检查计划安排,常态化开展专项资金使用、预决算公开等监督检查,逐步促进财会监督与审计监督融会贯通。
财政发力,托举民生温度
吉水县财政局坚持以民生为导向,积极统筹财政资金,兜牢兜实“三保”底线,积极筑牢为民服务同心圆。
做好统筹文章,推动县级民生项目。作为全县民生实事工程牵头单位,该县财政局坚持把办好民生实事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对接指挥部及成员单位,督促各项目牵头单位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推动建立民生项目月调度季小结督导评估机制,统筹上级专项资金和县本级资金,落实各项目资金来源,促进25项省、市、县民生项目有序进行。
立足身边小事,发挥财政保障职能。结合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坚持以“小切口”落实大民生,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的民生实事28件。收缴违规享受受灾救助资金7万余元,并重新分配给因灾倒房、损毁房屋困难群众,首推困境(留守)儿童救助责任保险,惠及困境(留守)儿童13500名,目前正在理赔5例,预计理赔金额12万元。
关注惠企便民,探索财政改革思路。积极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协调金融机构,创新推出全国首款“吉水数转险”,由政府按照每家5750元出资投保,对企业数字化转型中可能发生的财产损失等6个方面问题提供265万元风险保障,防范企业数字化转型中可能发生的财产损失,成功促进90余家签约投保,有效化解企业数字化转型“不想转、不会转、不敢转”顾虑。(刘璇 孙妮芬 罗卫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