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克井镇:强化党建引领力 激活振兴新动力(强化党建引领促进工作)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昺南 成利军 通讯员 连弘清
11月12日,济源克井镇党建引领产业发展调研小组正在原昌村“民俗文化街”走访了解产业发展情况,这是克井镇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济源克井镇坚持强化党建引领,聚焦乡村全面振兴目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持续抓好队伍建设、产业发展、基层治理,构建起新时代可持续的乡村发展格局,激活乡村振兴新动力。
树牢正确导向,用力锻造乡村建设“主力军”。要把党员干部队伍建好抓强,选好人才、培育能人,着力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高素质乡村人才队伍。育强“带头人”。坚持“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用人导向,定期开展党组织书记履职分析,全方位了解党组织书记政治思想、作用发挥等情况,动态调整不胜任、不称职6人,引导党员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选准“好苗子”。实施“青苗培育”工程,严把政治关口,拓宽选人视野,注重补苗续茬,在全镇致富带头人、退伍军人、个体工商户等群体中发展优秀党员、优选“双好双强”人才,建立跟班学习、帮带培养、动态调整机制,已储备后备力量95人。用好“试金石”。实施“党建 项目”攻坚行动,在10个省市重点项目、集体产业发展中实行党员干部挂图践诺,在项目协调、矛盾化解中提升能力、磨砺成才。巩固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开展以案促改、以案明纪、以案促治活动,常态化开展党员教育培训管理,强化党性意识,守好底线红线。
注重因地施策,用心抓实产业兴旺“硬支撑”。党支部引领作用更加突出,发展特色产业更加有效,群众收入持续增加,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租赁经济“激活力”。镇中部各党组织发挥交通优势、人口优势,盘活闲置资源,大力发展门面租赁、“歇脚打尖”经济,打造民宿文化街,增强发展“驱动力”,进一步兴旺商气人气烟火气。品牌优势“聚合力”。聚焦品牌打造,建成全国最大的冬凌草标准化生产园区,打造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冬凌草小镇”,高标准建成集公铁联运、智慧仓储、电商孵化、零担快递、绿色配送为一体的柿槟仓储物流园区,有效带动群众就业3000余人。联建共建“增动力”。针对省市重点项目多、企业多特点,临近党支部采取“支部 服务”模式,以企带村、村企联动,为企业提供货物装卸、短途运输等普惠化后勤服务,实现共同发展,打造出一条党建助推优势产业发展的新路子。
夯实基层基础,用情把稳基层治理“定盘星”。坚持好四下基层,建好治理机制,打通服务群众的卡点堵点,稳妥解决群众所忧所盼,才能有效提升治理水平。健全机制“解民忧”。践行“枫桥经验”,紧扣“三调四化五聚焦”镇域社会治理工作模式,构建“一网统管、三步调处”矛盾纠纷多元排查化解机制,深入开展“满意在克井”党员干部大走访大排查活动,收集梳理群众所思所盼及高频次问题,推动各类矛盾就地化解、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累计化解纠纷500余件。民主议事“听民意”。深化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坚持“议前”多跑腿,“议中”多商量,“议后”多监督,充分激发群众参与积极性。推进村级“和事堂”建设,发掘有群众基础的“五老”群体组成协商议事团,主动听取群众意见,拓宽民意诉求渠道。志愿服务“纾民困”。开展党员“两亮一晒”践诺活动、“入党先做志愿者”活动,引导在“五星”支部创建、人居环境整治中发挥先锋作用。优化线上线下帮办代办机制,实现上门帮办、急事先办、难题快办等服务,不断延伸党组织的触角,真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党建引领是一切工作的基石,只有把基层党组织建强、党员干部队伍用好,深耕细作特色产业,激活各类资源优势,持续回应基层之盼、攻克基层之难,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全力推动社会治理提质增效,才能把群众服务好,走出一条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济源克井镇党委书记宋爱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