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园街道丨太都居民区:党建引领“三驾马车”激活社区“红色动力”
需要帮忙,邻里来互助;遇到困难,“红色业委会”来协调;大事小事,社区党组织引领“三驾马车”一起来解决……在豫园街道太阳都市居民区,社区里每天都有这样和谐温馨的情景。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这拉动居民区治理的“三驾马车”正在党建引领下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同轴运转。
>>>“红色引擎”让社区治理活力十足
社区治理水平直接关系着百姓的幸福感,一直以来,豫园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核心作用,以“红色引擎”提升社区治理效能,把党建工作向社区延伸、渗透,引导党员干部和社区居民共同参与到社区治理,解锁社区治理的“幸福密码”。
太阳都市居委共有太都一期、二期、佳日公寓、佳成大厦四个商品房小区,人口密度较大,人员结构复杂,小区房龄普遍都在20年左右。“如何让小区里的‘三驾马车’同向发力,达到预期效果?这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的事。”太都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王代蓉表示,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公司被许多人形象地称为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三驾马车”,但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让三者产生合力是一个难题,而“三驾马车”的配合程度更是直接影响居民生活的环境和品质。
近年来,太都居民区党总支创建组织构架、创新制度保障、创优平台载体,着力打造“党建引领、社区协同”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使党建引领下的“三驾马车”焕发出了勃勃生机。同时聚焦强化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注重发挥党的组织优势,使“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共同发力,共筑美好社区家园。
“居民的事就是我们的事。不论大事小事,有事就找居委会。”王代蓉说,社区是个大家庭,只有让居民广泛参与和主动介入,社区才有活力和凝聚力。
>>>“红色业委会”让居民生活甜如蜜
社区治理的难点、痛点在哪里?如何去解决?如何激发居民自治的热情?豫园街道成立了太阳都市社区业委会党的工作小组,为社区自治工作打开了新的思路,也为创建有豫园特色的“红色业委会”文化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太阳都市一期曾是黄浦中心城区最高档社区之一,入住的居民层次普遍表现为“高学历、高需求、高标准”。由于紧邻城隍庙旅游风景区,小区形成了新上海人多,个体户多,侨眷多的局面。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区硬件设施也逐渐老化,每当夜幕降临,小区花园里灯光昏暗,出行不便,居民怨声载道,矛盾由此产生。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如何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太都居民区党总支牵头,多次会同“三驾马车”召开联席会议商讨对策,召开业主大会广泛征求业主意见,最后成立技防改造小组对小区进行整体改造。社区老党员、太都一期业委会主任杨振保退休前曾从事建筑工作,经验丰富,对技防改造方案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技术支持、后期维护及建成后的管理等问题与业委会及技防改造单位进行多次沟通,最终成功进行了硬件改造。
“有了党员作领头羊,居民们参与社区治理也更有干劲。”王代蓉介绍,在党建引领下,居民区党组织发挥带头作用,居委会和业委会共同协调推动,形成了社区自治共治“有形有实”的格局。
太阳都市居民区还结合“悦美太都”和“绿美太都”两个自治项目,对小区进行了多次环境升级。如今的太阳都市花园小区不仅采用了人脸识别技术守护居民安全,还对小区内的楼道、喷水池和门廊过道进行了美化升级。优秀的经验同时延伸到了其他三个小区的服务中,近年来,太都居民区党总支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持续开展了高空坠物排查、老旧电梯改造、绿化补种、化粪池填埋、群租整治、安装非机动车充电桩等工作,为社区居民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不少社区居民表示:“现在小区环境跟上时代了,红色文化氛围更浓了,我们还要追求绿色的生活,努力把我们共同的家园打造得更美好。”
“设施改善情况好,小区旧貌换新颜,居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对业委会的评价也水涨船高。”杨振保表示,如今太阳都市居民区正在“三驾马车”的并驾齐驱下逐渐实现环境美化和居民生活理念升级,其中业委会规范化建设更是十分关键。2020年,豫园街道提出了“精治豫业”的口号,启动了“业委会规范化运作评价”工作,并组成了专门的评价小组对12家业委会进行了考核。考核发现,业委会总体规范程度较高。如今,这些“红色业委会”架起了业主与物业间的桥梁,让百姓安居笑颜开,美好生活甜如蜜。
>>>“红色楼组”让文明新风越吹越暖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社区环境改善了,居民的幸福感越来越强了,对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期待也越来越高。
楼道,是连接家庭与社区的桥梁,是邻里之间生活和情感交流的基本平台。楼道美,则小区治;小区治,则基层安。为了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凝聚力和归属感,近年来,太都居民区党总支把“美丽楼道”建设作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切入口”与“突破口”,以佳成大厦为试点,打造“红色楼组”,即把支部建在楼组里,通过党员先锋亮身份,凝聚群众,党员代表一起参与到活动策划组织,逐步凝聚楼组情谊,开展楼组自治活动。
佳成大厦小区共有11层,66户人家。在“红色楼组”建设中,太都居民区通过开展“聚美佳成 和谐家美”项目,发挥业委会党的工作小组、楼道自管小组、自治小组、志愿服务队的作用,以“一楼道一特色”的理念,汇聚社区各方力量,凝心聚力将每一层楼打造出各自的特点,建设“安全、舒适、智慧、和谐、美丽”的精品家园。
“提升居民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幸福感,是业委会工作的重点。”太都居民区第四支部书记、佳成大厦业委会主任潘宏杰介绍,通过开展“沪语小天地”“楼道整治”“空间改造”等活动提升了居民、住户的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增添了楼道的文化宣传氛围。他还表示,在充分发挥“三驾马车”功能的同时,通过联席会议制度和业主定期接待日制度,零距离倾听业主的心声,积极发挥党员、志愿者的作用,凝聚人心与人气,继续做实做好楼组宣传工作、楼组调解等工作。
一花引得百花开,太都居民区将坚持党建引领,高举红色旗帜继续向前走,争创上海示范楼组,让社区更有温度,群众的生活更有质感,让党建在家门口发力、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赵红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