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公山:打造“主防警务”品牌 擦亮“平安景区”名片(鸡公山景区警察免票吗-)
“山路曲折盘旋,开车的请减速慢行!”“前面就是鸡公山景区,沿路向前11公里就可直达山顶—报晓峰。”……这是9月1日河南省信阳市公安局鸡公山分局鸡公山派出所“流动警务站”民警郑茂杰的工作日常。
鸡公山,位于河南信阳最南端,国家5A级风景区。这里海拔768米,有八大自然景观和“万国建筑博物馆”之美称,夏季平均温度23.7摄氏度,是我国著名的四大避暑胜地之一。每年夏季,鸡公山风景区成了众多游客的打卡地。
去年以来,信阳市公安局鸡公山分局坚持“大抓基层、大抓基础”工作导向,精准落实“派出所主防”职能定位,探索推行“景中警”警务新模式,做实主动警务、预防警务、旅游警务,致力打造 “平安景区”新名片。
党建联盟—构筑治理“红色前哨”
人潮涌动,歌声起伏,各色小吃、冷饮、烧烤应有尽有……8月24日夜晚,鸡公山景区消夏园广场,“夏日森活节”周末音乐会如期举行。
“这里治安环境很好,经常能看见巡逻民警和穿红马甲“党建联盟”社区警务团队成员,不时地提醒游客注意安全。”经营烧烤摊位的王师傅说道。
“党建联盟是鸡公山分局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新载体,由分局2个派出所党支部牵头本辖区村(居)、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的基层党支部共同组建,集基层党建、社区警务、法治宣传、服务群众等功能为一体,通过组织联建、资源联享、工作联动、治安联防、平安联创的‘五联’模式,构筑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格局。”鸡公山分局党总支书记胡伟介绍。2023年以来,党建联盟消除安全隐患20余个,化解矛盾纠纷40余起,办理民生实事30余件。
“郑茂杰警务室”—托起平安“群众之家”
“这里天气凉爽,风景优美,看到警察在身边巡逻,安全感满满。”9月2日下午,来自湖北的游客刘先生说。
针对景区面积大、求助警情多、警力资源有限等现实情况,鸡公山分局多措并举、精准发力,成立以社区民警郑茂杰名字命名的警务室。“郑茂杰警务室”深化推进“警网融合”,吸纳辖区党员、网格员、治安积极分子、个体工商户等打造社区警务团队,统一以“鸡公山义警”名义开展群防群治工作。同时,深耕预防警务,坚持警务前移,创新巡逻有队、防控有网、管理有档、联络有群、服务有招的“五有”工作法,全方位守护社区平安,零距离服务游客群众。
2023年以来,“鸡公山义警”团队开展治安巡逻200余次、法治宣传60余次、排查化解各类不稳定因素10余个,刑事、治安案件年均发案不足1起。
爱心驿站—打造游客“温馨家园”
8月28日,一面印有“真心为民办事,倾心为民解忧”字样的锦旗被快递到鸡公山派出所。
原来,8月19日上午,慕名到鸡公山景区旅游的贾女士在游玩途中突然发现手机不见了。由于手机存储的信息十分重要,她焦急万分地来到“爱心驿站”求助。当日,正在驿站值班的民警了解情况后,根据贾女士的描述在其途经路线反复查找,最终在路边草丛中找到。拿到失而复得的手机,贾女士连连向民警道谢。
为进一步提升景区公安政务服务水平,鸡公山分局秉承“游客至上、服务第一”理念,在景区创设 “爱心驿站”。驿站不仅配备急救医药箱、一次性雨衣、手机“加油站”,还摆放有反诈、禁毒知识宣传手册,并对游客迷路、寻找失物、受伤被困等求助第一时间提供援助。今年以来,驿站为游客提供咨询服务300余人次,帮助找回走失儿童5人、遗失物品20余件,救助受伤游客10余人。
听溪凉亭—共建和睦“舒心港湾”
“非常感谢郑警官!终于解开了我们两家多年的心结。”8月12日,社区民警郑茂杰在鸡公山听溪亭成功化解天街居民王某和尹某因车辆进出引发的纠纷,双方当场握手言和。
为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和矛盾纠纷,社区民警郑茂杰不断探索矛盾调处新方法,将新修的“听溪亭”打造成居民议事说理的“舒心亭”。他创新提出“听、问、诊、断”“四字”工作法和“亭”下调解等矛盾纠纷调解方式,同时将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有威望老人、退伍老兵等“五老”人员纳入社区警务团队,协助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让游客高兴而来、满意而归。今年以来,在“听溪亭”下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0余起。
(信阳市公安局鸡公山分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