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观丨健全要素 管理再精准

金城观丨健全要素 管理再精准

兰州启动网格化管理已有十个年头,由当初的大气污染防治已向文明城市创建、基层治理等多个方面推行,网格化管理的广泛应用,实现了服务群众的全覆盖,也成为了兰州城市管理、治理的一大亮点。随着流程规范、完善,如今,网格化管理已应用到社区民意收集、安全隐患排查、矛盾纠纷化解、法律法规宣传、公共服务代办、便民利民等方方面面,成为服务群众的立体化、多元化、现代化服务管理新模式。日前,本报记者走访有关专家学者和基层亲历者,他们从理顺体制机构、深化管理模式、强化配套机制、完善保障措施等方面建言,以期进一步激活网格化管理在基层治理中的服务动能。

三个着力”推进城市网格化治理优化升级

——访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金平

金城观丨健全要素 管理再精准

网格化治理已经成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治理的网格化有利于密切市民与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有利于提高城市服务管理效能,有利于提升城市品位和品质。如何进一步提升网格化治理水平,持续推进兰州市城市治理优化升级,以增强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日前,记者专访了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金平,他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持续发力。

着力加强党对网格化社会治理工作的领导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党的领导是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强化党对网格化社会治理工作的领导,一方面要因地制宜,进一步完善网格化党建的组织架构。按照“便于管理、便于组织、便于服务”的原则,将党支部建在网格上,打造以“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为基本框架的四级组织体系;另一方面要强化落实,进一步发挥网格化党建的服务功能。要建立健全考核及激励机制,坚持负向考核与正向相结合,督促、引导网格党员干部带头落实网格化社会治理工作,进一步充实网格化治理的内涵和拓展网格化治理的外延,全力打造网格化社会治理模式的兰州品牌。

着力提升网格化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水平

法治化是网格化社会治理的应有之义。在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的背景下,城市网格化社会治理要以法治理念、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稳步推进。例如,要在法治的框架下,定位好网格化社会治理的职能,尤其是要厘清其与街道、社区及社区中的物业公司等组织相互之间的关系和职责边界;要在法治的框架下,确定好网格化社会治理实践中产生的大量数据的归属和数据调用的权限及程序,规范网格化社会治理实践对数据尤其是涉及公民个人隐私数据使用的边界;要在法治的框架下,规范好网格化社会治理财政经费的来源和使用,构建基于财政经费效益的实施效果评估机制等。

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网格治理共同体

网格化的社会治理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网格治理共同体,把网格化治理变成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生动实践。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网格化治理,塑造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筑牢网格化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的思想基础;要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在基础设施建设、社区环境治理等事关群众利益的大事小情上,可以通过召开座谈会、议事会等形式,深入了解群众诉求和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吸收群众共治的智慧,汇聚群众共建的力量。

网格化管理实现了城市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

——访西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白列湖

金城观丨健全要素 管理再精准

“网格化管理大大提高城市治理精细化水平、让城市更智慧更便捷。网格化通过将城乡社区细分为若干网格单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资源和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对网格内人、物、事、情的全天候、实时化、动态化、智能化的管理和服务,力图构建一个全方位、多维度、高韧性的现代基层治理体系。”近日,西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白列湖副教授,在接受记者关于网格化管理对城市治理的作用采访时说,网格化管理推动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强化了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实现了城市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

白列湖说,网格化服务管理是将现代技术与传统管理模式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治理方式和社会治理模式,是创新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也是夯实基层基础的重要举措,要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实现“精网细格、精管善治”,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健全“社区党组织 小区党支部 楼栋党小组 党员中心户”四级联动治理体系,实现基层治理在哪里,党的工作就延伸到哪里,打通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同时依托党建互联互动,鼓励政府、社会、市场等主体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到基层建设中,把各类资源充分凝聚到基层,夯实基层治理,挖掘一批“带想法、带能力、带资源、带团队”的居民骨干,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党员当好基层治理“排头兵”“先锋队”。强化网格“前哨”作用,积极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人脉广”优势,实现“小事不出户、琐事不出格、大事不出网”,真正把网格服务延伸至“最后一公里”。

白列湖认为,依托现代化信息技术完善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进一步提升网格员在社情民意收集、安全隐患排查、矛盾纠纷化解等方面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是增强居民对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感知绩效,畅通居民意见反馈渠道的重要环节,可通过12345市民热线、领导信箱等,着力解决居民参与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减少居民抱怨行为,构建互惠信任机制,并通过合作互利关系网络的密集型编织,不断引入社会资本,增进基层党组织、政府、社会组织和居民之间的行为互信、链接互动和资源共享,以形成“党建引领、多方共治”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白列湖建议,首先要加快制定宏观层面的、具有权威性的网格化管理政策法规,以法律手段明晰基层政府职责和权力边界,为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提供有效的制度支持。其次,建立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居民满意度专项评估制度,将网格化管理成效及其居民满意度纳入部门评价考核体系,适当增加其在基层政府绩效测评中的比重,将软性任务变为硬性指标。最后,健全城市基层治理规则体系,充分发挥市民公约、行业规章等社会规范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强化社区自治,切实增进网格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能力,提高居民参与网格化管理的动力,以推动城市社区工作有序开展。

让网格化管理成为服务民生的有力帮手

——访甘肃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刘强强

金城观丨健全要素 管理再精准

网格化管理是基层精细化治理的最重要创新举措,也是联通基层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提升民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机制。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整体框架下,如何进一步提升网格化治理效能,使其成为兰州市高水平治理的一张名片并走得更高更远。近日,记者专访了甘肃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刘强强,他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持续发力。

强化党建引领 筑牢“党建 网格”基础

在全力推进网格化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地位。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和专业技能,确保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贯彻落实到基层一线。同时,要加强党员教育培训和价值引领,提高党员的政治觉悟和服务意识,使其成为兰州市网格化管理的中坚力量。此外,还要建立健全党建工作的考核机制,激励党员干部积极参与网格化管理工作,推动其向更高质量发展。

聚焦民生服务 构建“民生 网格”模式

网格化管理的核心目标是提升民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此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要注重将民生服务与网格化管理相结合,构建“民生 网格”模式。首先,要加强对民生需求的调研和分析,了解民众的实际需求和关切点,对此做到心里有数。其次,要建立健全民生服务反馈机制,及时解决民众的问题和困难。最后,基层政府要加强与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的合作,通过网格化管理共同推动民生服务的提供和改善。

嵌入高新技术 形成“技术 网格”机制

随着大数据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网格化管理也需要与时俱进。在网格化管理中要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手段,形成“技术 网格”机制。首先,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力度,建立全面、准确、实时的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能够及时、动态、清晰地描述基层治理中的一切事务。其次,基层网格员要推广使用智能化设备和工具,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最后,要加强基层大数据分析和应用,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对网格化管理的精细化管理和决策支持。

联通警格网络 编织“警格 网格”体系

社会治安是民众安全感的重要保障,也是网格化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要进一步加强警格网络与网格化管理的有机联通,编织“警格 网格”体系。首先,要加强警务资源的配置和调度,确保警力能够及时响应和处置网格中各类突发事件。其次,要加强警民互动和信息共享,建立起警民共治的良好局面。最后,基层治理中要加强警务培训和能力建设,提高警察队伍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

“小网格”绘织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

——访榆中县文昌路社区党支部书记杜莉莉

金城观丨健全要素 管理再精准

“你好,我们这个单元有一部电梯运行中有滑梯现象,我觉得有安全隐患,希望社区协助检修一下这部电梯。”1月10日,家住榆中县文昌路社区阡陌院小区的韩先生通过电话反映了安全隐患问题。正在小区里巡查的社区网格员现场对接小区物业公司,物业公司当天派专业人员对这部电梯进行安全检修。经检查,对老化的电梯门触点及时更换,并表示后期随时观察。“我们反映的隐患及时排查并解决了,现在大家用电梯心里也就踏实了,非常感谢你们。”问题解决了,业主的担心也化解了。

“其实,这只是小区网格化管理中的一件平常事,辖区内共有17个居民小区,其中13个楼院有正规物业公司,物业覆盖率相对较高。社区网格员下沉各网格,与物业公司充分联动,他们挨家挨户地走访小区居民,完善联系方式,收集居民的需求与建议,第一时间掌握信息,第一时间化解矛盾,第一时间发现隐患,第一时间服务群众。”文昌路社区党支部书记杜莉莉在谈起网格化管理时坦言,网格虽小,却需步步丈量,作为新成立的社区,文昌路社区将网格化管理与物业管理、居民自治等有效联动,让网格成为基层社区治理的有效抓手。

社区按照每个网格覆盖300到500户,文昌路社区共划分为1个大网格,32个小网格,成立网格党小组32个,建立“1 3 X”网格力量体系,每个网格由1名专职网格员 3名兼职网格员 X名辅助网格员组成。文昌路社区网格内多方联动,物业公司工作人员被纳入为兼职网格员,辖区物业党支部的党员主动发挥带头作用,成为网格党小组的组长,将物业力量有效汇入到基层社会治理中来,更好地管理小区、服务居民。

在杜莉莉心里,网格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件,但却容纳了老百姓的生活起居和柴米油盐,自社区成立以来,每一位网格员每天都要去网格里走一遍、转一圈,听听左邻右舍的家常话,和他们说说家长里短。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杨贵智

记者 董永前 葛 强 颜 娜 文/图

编辑丨金露

金城观丨健全要素 管理再精准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公众号
公众号
在线咨询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