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之声第118期《从“四拼三铁”看党建引领保障》(党建四个三是什么)
引言:近日,参加分支机构2023年度综合考核,从述职报告中看到了“四拼三铁”几个字,引发了对党建工作的思考,分享如下。
图片来自网络
关键词1:四拼
四拼指的是:一是拼增收质量,二是拼项目拿单,三是拼商机落地,四是拼零口罚。党建工作的引领作用,要求融入生产经营,推动高质量发展。带领全体干部员工,凝心聚力,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高质量发展中带头拼搏,用生产经营的成效进行检验。具体做法如下:拼增收质量,在巩固一体业务主导地位上下功夫;拼项目拿单,在做大做强智联业务上下功夫;拼商机落地,在做专做优能源业务上下功夫;拼零扣罚,在强维护强管理上下功夫。
金句分享:
1.推进寻盲找盲,帮助客户发现需求盲点,创造新需求。
2.精准定位客户需求链条和决策链条,为客户提供差异化、定制化项目方案。
3.开展“了解每一个客户”行动,不找市长找市场。
4.奖励额度除全员共享部分外,重点向拿单者、区域倾斜,向项目售前、售中、售后的攻坚者倾斜。
关键词2:三铁
三铁指的是:铁流程、铁体系、铁担当,强化党建保障作用,依靠制度管人,依靠制度办事,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形成正向反馈和增强回路,促进人们形成合理预期。具体做法如下:打造铁流程,在化解重大风险上下功夫;构筑铁体系,在持之以恒抓安全上下功夫;践行铁担当,在高质量党建、团建工作上下功夫。
关键词3:双因素理论
双因素理论亦称“激励—保健理论”,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1959年提出。满意因素是指可以使人得到满足和激励的因素,即激励因素。不满意因素是指容易产生意见和消极行为的因素,即保健因素。保健因素的内容包括公司的政策与管理、监督、工资、同事关系和工作条件等,如果满足这些因素,能消除不满情绪,维持原有的工作效率,但不能激励人们更积极的行为。激励因素与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有关,包括成就、赞赏、工作本身的意义及挑战性、责任感、晋升、发展等,这些因素如果得到满足,可以使人产生很大的激励。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四拼”属于激励因素,“三铁”属于保健因素,通过“拼”字当头、“铁”字护航实现如下目标。包括:牢记国之大者,争做通信基建领域“主力军”;激发企业改革发展“源动力”,经营业绩再创新高;打响提质增效“攻坚战”,运营水平再上新台阶;常念安全生产“紧箍咒”,筑牢发展“防火墙”;守好政治建设“主阵地”,党建引领促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