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党建特色活动 推崇“四个领先”,“ 一个防治” 扩展高远视角
2024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节点,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时期。为了进一步筑牢生态保护党支部的党建根基,提升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本领,特制定本方案。
一、领先理念,引领绿色发展
(一)深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1. 组织系列专题讲座和研讨会,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两山”理念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加深党员干部对其的理解。
2. 制作并发放相关宣传资料,如宣传手册、海报等,通过多种渠道广泛传播绿色发展理念,增强全体员工的环保意识。
3. 开展“绿色发展实践案例分享”活动,鼓励党员干部分享在工作中贯彻“两山”理念的成功经验,相互学习借鉴。
(二)打造“生态先锋”党建品牌
1. 设计独特的品牌标识和宣传口号,结合科室特色,突出“生态先锋”的品牌形象。
2. 举办“生态先锋”评选活动,制定详细的评选标准,表彰在生态保护领域表现突出的先进个人和集体,激发党员干部的荣誉感。
3. 组织“生态先锋”事迹宣传活动,通过内部刊物、网站等平台,宣传“生态先锋”的先进事迹和工作经验,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
(三)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1. 建立党建与业务工作协同推进机制,明确党建与业务工作的目标一致性,确保二者相互促进。
2. 开展“党建 业务”主题党日活动,如结合生态保护业务,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实地调研、志愿服务等活动,将党建工作与生态保护业务紧密结合。
3. 设立党员业务示范岗,引导党员在业务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点带面,提升整体业务水平。
二、领先学习,提升能力素质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1. 制定系统的政治理论学习计划,除了学习“新时代”的思想,还可增加学习党史、国史等内容,丰富学习内涵。
2. 开展政治理论学习研讨活动,组织党员干部进行深入讨论,促进思想碰撞和交流。
3. 定期组织政治理论知识测试,检验学习成果,并将测试结果纳入党员干部考核体系。
(二)开展专业技能培训
1. 邀请专家学者举办生态环保领域的专业讲座,涵盖最新的环保技术、政策法规等内容,提升党员干部的专业素养。
2. 组织业务技能培训和实践操作演练,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党员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建立学习小组,鼓励党员干部之间互帮互助,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三)拓展国际视野
1. 组织参加国际环保研讨会、学术交流活动,与国际环保组织和专家进行交流,了解国际先进的生态环保理念和技术。
2. 开展与国际环保组织的合作与交流项目,通过合作研究、人员培训等方式,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
3. 鼓励党员干部关注国际环保动态,收集国际环保信息,定期组织交流分享会。
三、领先服务,践行初心使命
(一)深化志愿服务活动
1. 成立生态环保志愿服务队,制定详细的志愿服务计划,明确服务内容和目标。
2. 建立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将志愿服务活动纳入科室工作计划,确保活动的常态化和制度化。
3. 开展志愿服务评比活动,对表现优秀的志愿者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党员干部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
(二)强化服务意识和质量
1. 组织服务意识培训课程,邀请专业讲师授课,提升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和沟通技巧。
2. 设立服务质量监督机制,通过定期回访、满意度调查等方式,及时发现和解决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3. 开展服务创新活动,鼓励党员干部提出改进服务的创新思路和方法,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三)推动公众参与生态环保
1. 举办生态环保公众开放日活动,邀请公众走进环保局,了解生态环保工作的流程和成果,增进公众对环保工作的支持。
2. 加强与社区、学校、企业等的合作,共同开展生态环保宣传教育活动,如举办环保知识竞赛、科普讲座等。
3. 利用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广泛宣传生态环保知识和理念,引导公众形成绿色生活方式,扩大活动影响力。
四、领先创新,激发工作活力
(一)鼓励创新实践
1. 设立创新基金,为党员干部开展创新研究和实践项目提供资金支持,鼓励他们勇于尝试新方法、新技术。
2. 举办创新成果展示活动,展示党员干部的创新成果,促进创新经验的交流和分享。
3. 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对取得创新成果的个人和团队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创新热情。
(二)探索“互联网 生态环保”模式
1. 建设生态环保信息化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和工作协同,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2. 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展生态环境监测、分析和预警工作,为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3. 开展“互联网 生态环保”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干部探讨新技术在生态环保中的应用,提升创新能力。
(三)加强党建工作创新研究
1. 成立党建工作创新研究小组,针对党建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2. 开展党建工作创新案例征集活动,收集和推广优秀的党建创新案例,为其他科室提供借鉴。
3. 加强与其他单位的党建工作交流,学习借鉴先进的党建工作经验,不断推动党建工作创新发展。
五、防治结合,守护绿水青山
(一)加强水污染防治
1. 加强水源地保护。严格划定水源地保护区,加强对水源地的监测和管理,确保饮用水安全。
2. 强化污水处理。加大对污水处理厂的监管力度,确保其正常运行和达标排放。推动污水处理设施的升级改造,提高污水处理能力。
3. 控制工业污染。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监管,严格执行排放标准,鼓励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和技术改造,减少水污染排放。
4. 推广生态养殖。引导养殖业合理布局,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减少畜禽养殖对水环境的污染。
(二)强化大气污染防治
1. 加强扬尘治理。严格管控建筑工地、道路扬尘等,采取有效的防尘措施,减少颗粒物污染。
2. 治理挥发性有机物(VOCs)。加强对化工、涂装等行业的 VOCs 治理,推广使用低 VOCs 含量的产品,减少挥发性有机物排放。
3. 推广新能源汽车。加大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力度,优化交通结构,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
4. 加强秸秆综合利用。推广秸秆还田、秸秆气化等技术,减少秸秆焚烧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三)加大土壤污染防治力度
1. 加强土壤污染源头管控。严格监管工矿企业,防止重金属等污染物进入土壤。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广科学施肥和农药使用技术。
2. 开展土壤修复试点。针对污染地块,开展土壤修复试点工作,探索有效的修复技术和模式。
3. 加强土壤环境监测。扩大土壤环境监测范围,提高监测频次和数据质量,及时掌握土壤污染状况。
4. 强化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对可能存在土壤污染风险的区域进行评估和管控,防止污染扩散。
(四)推进生态系统保护
1. 加强生态系统监测。建立完善的生态系统监测网络,及时掌握生态系统的变化情况,为科学保护提供依据。
2. 保护湿地资源。加强对湿地的保护和管理,恢复湿地生态功能,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3. 推动生态廊道建设。构建生态廊道,连接破碎的生态斑块,促进物种交流和生态系统的恢复。
4. 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加大对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力度,打击非法猎捕、交易野生动物的行为。
(五)加强农村环境整治
1. 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因地制宜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推广生态处理技术,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2. 完善农村垃圾处理体系。建立健全农村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推广垃圾分类,提高垃圾资源化利用率。
3. 发展生态农业。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六)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1. 加强生态环保执法。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严格执法,维护生态环境安全。
2. 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制度,促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3. 提高公众参与度。加强环境教育,普及生态环保知识,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4. 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国际生态环保合作项目,借鉴先进经验,推动我市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保护党支部将不断调整和完善活动方案,确保各项活动取得实效,从而提升党建工作水平,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