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市水利工程管理服务中心小海子灌区管理服务站——以党建品牌创建促灌区水利增效

近年来,第三师图木舒克市水利工程管理服务中心小海子灌区管理服务站党支部以推动灌区节水、提升用水效率为目标,持续巩固“海晏河清、利为民生”品牌创建成果,推行“党建+水利”模式,以党建工作促业务工作提升,以水利业务丰富党建工作内涵,将政治素质过硬、支部班子过硬、党员队伍过硬、业务能力过硬作为目标,围绕工作实际,加强党建引领,不断促进灌区水利工作提质增效。

强化政治引领 党建品牌“建”起来

紧扣“海晏河清、利为民生”品牌创建,把党建工作抓在平常、融入日常,探索党建工作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灌区党支部明确理论学习内容,强化教育管理,结合主题教育学习,积极推行聚焦主线系统学、明确主题研讨学、知行合一实践学的“三学”模式。通过开展集中学习、交流发言、业务培训,切实激发党员干部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的积极性。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组织党员干部加强理论学习,夯实理想信念,提升思想理论基础和水利业务水平,凝心聚力为灌区水利注入强大动能,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水利干部队伍。

今年以来,开展集中学习31次、专题党课4次、主题党日活动10次,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网络主题学习1次、参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网络答题活动及师市党员干部保密能力考试,参与率达100%。

注重业务融合 党建品牌“亮”起来

积极探索完善品牌体系建设,立足自身实际,找准党建工作融合中心工作、服务高质量发展、服务基层群众工作的切入点,创新发挥“党建 ”模式,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今年我的棉花亩产达到400公斤以上,较去年亩产增加120公斤,又是一个丰收年。这得益于灌区同志为我们提供了便利的供水服务。”五十一团唐驿镇一连职工卡司马洪·艾买尔望着刚采收回来的新棉高兴地说。

师市水利工程管理服务中心小海子灌区管理服务站——以党建品牌创建促灌区水利增效

▲小海子灌区管理服务站工作人员检查水利设施。

五十一团唐驿镇一连扬水站始建于2018年,两台水泵最大出水量为1.5个流量,灌溉面积全年为8000亩至1.2万亩,因2022年对该片区进行土地整合,面积达到1.5万亩,即使两台水泵24小时运转,也满足不了农作物的灌溉需求,导致一连2022年棉花产量均在300公斤左右,职工群众眼看着好好的棉苗放不上水,心急如焚。团镇灌溉负责人杨卓君马上找到团镇农用水服务站负责人,将3台废弃水泵整合成一台12英寸的水泵,及时满足了农作物灌溉供水需求。

小海子灌区管理服务站还坚持把“兴水惠农”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团镇连队现场办公,与职工群众话家常、心交心,倾听职工群众诉求。紧盯职工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帮助职工群众解决困难,打通干群之间的“隔心门”,架起“连心桥”,持续增强职工群众用水保障能力,不断提升灌溉区智慧化管理水平,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全力守护好职工群众用水安全前沿阵地。

开展特色活动 党建品牌“活”起来

通过社区宣讲、水法宣传、志愿服务、发放节水传单等形式,推动党组织社区报到常态化规范化,努力构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服务新模式。组织“强化依法治水 携手共护母亲河”为主题的“世界水日”宣传活动,开展“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建设节水型社会”宣传活动和“安全生产月咨询日”活动,进一步擦亮“品牌”底色,让党的创新理论、水法水情知识飞入职工群众家,切实提升党建服务能力,加强与职工群众的血肉联系。

“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在生活中,我会用实际行动践行节约用水理念,带动家人朋友一起节水。”五十团夏河镇珠江小区居民郑彩芳在小海子灌区管理服务站开展宣讲活动时说。

组织动员全体党员干部广泛参与党建活动。通过充分用好现场观摩、研讨交流、媒体宣传等多种方式,用好党员活动室、红色教育基地等党建阵地,积极开展红色教育、读书分享、体验式党日等活动,实现党建品牌有形化、可视化,不断提升党组织凝聚力、向心力。(特约记者 李金娜 通讯员 杨卓君 苏豪 摄影报道)

编辑/刘晶羽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公众号
公众号
在线咨询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