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带活秦岭山区校(党建引领活动)
陕西凤县河口镇中心小学打了个“翻身仗”。
5年前,这所学校教师队伍不稳,教学质量全县倒数,学生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家长意见大……
如今,教师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升,教学质量跃居全县中上水平,没有一起投诉和上访,连续3年获得县教体局考评先进单位。
“通过党建抓学校管理,抓教师队伍建设,学校知名度逐渐提升,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学校党支部书记李步雷对党建给学校带来的变化深有感触。
近年来,凤县这个位于秦岭腹地的山区小县,通过推进中小学党建标准化建设,打造“党旗领航·红烛争辉”党建品牌,促进党建与学校中心工作同频共振,使山区学校焕发生机活力。
基层有了堡垒和阵地
“3人以上设支部,不足一百设总支,超过一百设党委,谁批谁管看隶属……”这首顺口溜改编自《凤县中小学校党组织建设标准》。
“如何有力有效地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具体抓什么、怎么抓、抓到什么程度,县镇一级学校党组织标准化还处于盲区。”凤县教体局党委委员高永成说,针对基层学校党组织抓党建“满坛子萝卜抓不到姜”的实际问题,凤县经过长期的思考摸索,出台了中小学校党组织建设标准。
高永成介绍,凤县从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阵地建设4个方面制定了学校党组织可遵照执行、上级党组织可监督考核的标准,确保党组织工作有章可循。同时组建党建工作督查组,开展“拉网式”督查,将中小学校党建纳入全县季度督查内容。
长期以来,乡镇中小学校党组织隶属乡镇党委管理,而乡镇党委工作重点在农村社区,在学校党建上投入精力有限。2017年5月,凤县12个由镇党委管理的基层学校党组织统一由县教体局管理,长期以来管理体制不顺、教体局只管业务不管党建的问题得到解决。
按照便于组织党员学习、参加组织生活的原则,凤县城区学校在年级组、教研组、学科组、备课组等建立党支部,学校党组织中心下沉。对于没有党员的学校和幼儿园,采取就近联合建立党组织的办法,党建工作实现全覆盖。
凤县把中小学校党建工作经费也纳入教育系统年度经费预算,采取“支部挤一点、上级拨一点、党费拿一点”的办法,建成统一标识、统一布局的标准化党员活动室以及各具特色的党建文化长廊,已覆盖全县18所中小学校。
“基层学校有了堡垒和阵地,基层党组织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有制度理事。”高永成说。
党建和教育教学不再“两张皮”
打了“翻身仗”的河口镇中心小学最近正在开展课堂改革,提高课堂效率。
“要是没有党员教师,学校的课改根本无法推动。”校长李步雷介绍,面对学校课改的惰性、惯性,全校党员教师带头,每周深入课堂至少5次,开展“问诊课堂”活动,指导帮扶教师推进课堂改革。
而这些活动都被计入党员积分,和党员教师的绩效考核以及评优挂钩。河口小学创造性地对党员教师实行“双考核”管理,除了教师绩效考核得分外,还有党员积分制考核。学校将难点或临时性工作发布成志愿者活动,招募党员发挥特长认领,由党支部对完成结果进行考评,并给予积分奖励。
“这样激发了党员教师追赶超越,激情干事的热情,党建不再是一个挂在墙上、写在纸上的口号,而是和学校教育教学结合在一起了。”李步雷说。
“天眼”、大飞机、“蛟龙号”这些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及的“大国重器”挂在了双石铺中学的党建文化长廊上,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
凤县坚持用党建文化铸就校园文化,通过党建文化长廊或橱窗,策划“两会我知晓”“党心映童心”等活动,引导学生红心向党。
抓好德育是中小学党建的重要任务。如今,原来只有党员教师参加的党日活动,也出现了学生的身影。“党建带队建”“党建带团建”等活动,推进党建与少年儿童德育教育深度融合。
凤县制定了中小学校党组织建设标准“1 5”系列文件,为党员教育管理、师德师风、思想政治和德育工作等提供基本操作规范,推动党建与中心工作融合、与教育教学双促进,画出党建带校建的“同心圆”。
教师有了主心骨和带头人
在山区学校从教36年、有着33年党龄的数学教师罗西强感觉近年来“党员”身份的存在感明显加强。作为双石铺中学“名师工作室”党员带头人,罗西强组织青年教师听课、评课、赛课,开展“一周一课”“名师大讲堂”等教研活动,是学校许多青年教师的“师傅”。
联系一名非党员教师、联系一个班级、联系一名特殊学生,建立党员示范班、示范学科、示范备课组,“三联系三示范”是双石铺中学的党建品牌活动。
“在党员教师的示范和带动下,全校教师形成了争当学习先锋、师德先锋、教学先锋的氛围,教师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双石铺中学党总支部副书记雷广平说。近一年,青年教师杨永刚、张苗苗等提交了入党申请书。
“有了主心骨,凝聚力明显增强。”罗西强说,在中小学校党建“空白”的那些年,一个感受就是“散”。“现在有党建引领,党员教师带头钻研业务,搭平台,提高了全体教师的业务能力,大家不再觉得党建是空话、是负担。”
“有奔头,有希望”是加强中小学校党建后,基层教师的感受。凤县推行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骨干、把党员教学骨干培养成学校班子成员的“三培养”机制。去年以来,凤县共选任70余名优秀党员教师进入学校领导班子,从骨干教师队伍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7人,发展6名年轻骨干教师入党,27名年轻教师递交了入党申请。
《中国教育报》2018年11月17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