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电信:“党建翼联”架起“连心桥”(中国电信党建翼联活动)
如今,通信网络建设突飞猛进,互联网和数据通信已普及到千家万户。中国电信福建公司在业务上创新开拓的同时,积极响应党组织号召,通过“党建翼联”,与地方政府、街道社区、企事业单位基层党组织结成联盟,共同做好服务群众的工作。其中,鼓楼分公司党支部与军门社区党委开展党建翼联的做法与成效,获得了第三届“推进机制活、建设新福建”全省机关体制机制创新优秀案例一等奖。
一大早,福州军门社区居民胡文打开电脑发现怎么也上不了网,她立刻拨打10000号,没多久,电信工作人员就上门了。胡文感慨,自从电信进驻到社区,现在她再遇到网络故障,一点儿也不用慌,即便到了晚上,电信工作人员照样会上门服务,这就是中国电信福建公司“党建翼联”下基层实践活动发挥的作用。
从2011年开始,中国电信福建公司鼓楼分公司党支部就与军门社区党委组成共建单位,为小区居民提供服务“联动”,宽带夜间修障服务就是其中一项。
此外,电信营业厅还为居民们推出延长营业窗口服务时限、建立敞开式营业受理模式、缩短用户等候时长等一系列便民服务措施。
除了优化服务,社区治理也能看到电信的身影。比如,这个路灯就不简单,不仅可以远程控制开关和亮度,在灯杆内部还融合了很多信息化应用,有一键求助报警功能,联动到智慧社区后台和110,可以对紧急情况进行处理,同时也减少了多种信息化设施的重复立杆。
这是人脸识别智慧门禁,小区居民走到大门跟前,门禁系统就可以识别并开门,陌生人则会被挡在门外,来访人员要通过由业主发送的随机密码才可以进入小区。
智慧门禁可以有效管理居住人员信息,无论是谁进出小区,人脸都会被传到智慧社区后台终端上。
小区停车位上的黑色圆钮也是个“黑科技”,叫NB地磁感应装置。只要车子开进车位,装置感应到被覆盖,便即刻将信息反馈到公众号上,业主每次回家只需掏出手机,就可以了解小区停车的情况,就不用到处找车位了。
除了出行,军门社区的智能化联动还能监管到居民生活的很多方面。这是中国电信专门为老旧小区安装的智能消防压力传感器。
传感器可以感应到消防管道里面是否有水,水压是否达标,避免有警情发生时,水管里抽不出水。
这是智能水表,水务公司可以通过它进行远程抄表、远程停水或复水。水表的实时监测,甚至能帮助到小区里的孤寡老人,如果一天内,监测到水流变化非常大,那么相关人员可以上门进行水表漏水检测,如果老人在洗澡时摔了一跤,也可以监测到水流的异常情况,及时上门帮助。
这些年,通过党建翼联,军门社区建立起了15项信息化应用,提升了社区的智能化管理水平。与此同时,电信党支部每月还定期下沉到小区参与民情恳谈日,面对面解决老百姓的问题。
中国电信福建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高金兴介绍说,福建电信用社区的信息化来推动社区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用物联网技术打造信息化社区;把电信的服务嵌到社区的服务里;不断丰富社区党建的内涵,通过联学、联建、联创、联享的方式,把党建内容不断创新,在党和人民群众间建立连心桥。
社区是“党建翼联”活动的关键一环,福建电信以社区作为切入点,打响了“党建翼联”品牌。这样的模式还被中组部编纂到了基层党组织的案例选编之中。目前全省已经打造了一千多个智慧社区、一千多个智慧乡村。福建电信想通过三年的努力,使全省的社区和乡村智慧化水平达到百分之五十以上,同时通过5G、光宽和WIFI三个千兆,丰富智慧应用内容,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