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改革重组取得成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转型发展)

【经验交流】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改革重组取得成效

文/中国保利集团有限公司党委

经验交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改革重组取得成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转型发展)

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念沙讲党课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 2016年7月成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以来,中国保利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保利集团)加快重组整合工作,坚持有退有进,在并购重组中不断壮大、凝聚新的优势。先后将能源资产划转中煤集团,收购中航工作地产业务,重组中轻集团、中国工艺集团、中丝集团、华信邮电四家央企,此外,还整合了地方国企贵州久联集团、广东长大。在重组过程中,保利集团党委始终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会议精神,把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作为制胜法宝,强党委、抓党建、聚共识、管队伍、融文化,将党建打造成为改革重组的强劲引擎,推动重组实现1 1>2。2019年,集团资产13000亿元,利润总额588亿元,央企排名第10位,2018年世界五百强排名242位。

强化党委领导作用,为改革重组掌舵领航。保利集团党委认真贯彻落实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会议精神,坚决落实国资委党委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和党委会前置程序,出台《关于严明政治纪律,发挥党委领导作用的若干规定》、《关于在深化改革中进一步发挥党委领导作用的意见》等三项规定,理清党委会、董事会、经理层职责,横向上形成决策高效、运转顺畅的机制,凝聚强大改革合力,纵向上确保在改革中上下一心、令行禁止。集团公司党委认真落实国资委部署,精诚团结,开拓思路,明确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做好作战“想定作业”,指导重组企业找出发展瓶颈、短板、难点,研究板块融合的结合点、支点,探索发展壮大的方法、路径。如针对中轻集团面临的风险问题,进一步加强对中轻的风险管理,建立监控机制,完善管理程序,实施动态管理,加强合规建设,依法依规治企。重组后中轻集团资产负债率下降4个百分点,毛利率提高近5个百分点,资产减值损失明显降低。针对工艺集团面临的发展质量问题,由保利国际向工艺集团提供货值6亿元的观赏原石,打造实体产业,推动产业升级,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中国工艺总资产从2016年的150多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近190亿元;营业收入从295亿增至600多亿;净资产收益率从4.44%上升到7.73%,经营规模和盈利能力均有大幅提升。针对中丝集团资金链紧张问题。在摸清家底、控住风险的基础上,向中丝集团提供10亿元担保及2亿元资金支持,确定中丝集团丝绸主业的发展战略,中丝当前经营保持稳定。

经验交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改革重组取得成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转型发展)

集团党组织书记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培训班暨党建工作推进会

构建上下联动党建新格局,为改革重组提供组织保障。保利集团在改革重组中,压紧压实管党治党责任,努力构建上下联动的党建工作新格局,确保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在改革重组中不断加强。

一是强化制度建设。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国企党建会精神,修订完善《党建制度汇编》《党组织书记必读》《党费使用管理办法》等,指导规范重组企业党建工作。

二是强化组织管理。针对改革重组后组织架构、管理模式、人员归属发生改变的实际情况,做好党组织党员转接工作,理顺党建工作管理链条,增强党建工作合力。集中整顿软弱涣散的基层党组织,配齐人员、激活机制、重塑形象,为集团党委发挥领导作用,打下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三是强化党务力量。选优配强专兼职党务干部,定期开展系统内党务干部、党支部书记轮训,加大重组企业与集团总部和其他板块之间的党务干部交流,着力畅通企业党建工作运行机制,使企业集团内部的政治资源得以高度整合。

四是强化党建责任落实。紧紧扭住党建工作责任制这个“牛鼻子”,制定党建责任考核实施办法,建立年度党建报告制度和党建工作督查机制,开展子公司党委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评结果在综合考评中占比15%,并与薪酬挂钩,使党建工作真正由软指标变为硬约束,督促各级党组织、党委书记强化抓党建意识、提升履职能力,形成推动企业重组整合的主导力量。

五是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两个责任”,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书,深入推进巡视巡察,实现全覆盖,把廉洁从业要求贯穿重组整合全过程,寓于企业管理制度和流程中,严格监督执纪问责,努力为改革重组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抓实抓细党员干部学习教育,为改革重组凝聚思想共识。保利集团贯彻落实改革重组的重大决策部署的坚决性,来源于执行上级指示的思想自觉,体现在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离不开行之有效的党员学习教育。

一是深入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学习。通过分级分批集中轮训、邀请专家集中宣讲、党委专题学习、党委中心组组学习等形式,引导党员干部系统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筑牢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思想根基。跟进学习党中央最新精神和国资委最新部署,结合改革重组中遇到的难题、瓶颈,深入开展学习研讨,帮助重组企业吃透上级精神,拿起理论武器,破解改革难题。

二是坚持不懈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新中国成立7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组织开展系列活动,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党员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推动党员教育融入时代发展,用核心价值观统御企业重组整合。

三是创新开展“四个考验”教育。针对干部员工在改革重组和利益调整中思想困惑,保利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念沙带头讲党课,剖析国企国资改革形势,阐述改革重组重大意义,号召党员干部经受“背井离乡、改换门庭、能下能亏、刮骨疗伤”四个考验,弘扬“堵私欲的枪眼、炸困难的碉堡、做和平时期的英雄”的改革创新精神,践行“听党指挥、保国利民、善作善成、追求卓越”四个担当,为实现“行业领先,百年保利,世界一流”共同奋斗,各级党组织层层宣讲,扎实开展典型教育,极大鼓舞振奋了干部员工的士气和斗志。

四是做细做实思想政治工作。班子成员要带头与党员领导干部谈心谈话,党支部书记与党员和职工深入谈心,推行“家文化”,开展“暖心工程”,创造条件帮助解决涉及重组企业员工切身利益的困难问题,进一步增强重组企业党员群众的认同感、归属感,增强对保利集团未来发展的信心。

发挥党管干部、党管人才优势,夯实改革重组人才基础。保利集团坚持国企干部“20字”要求,严格遵守选人用人各项制度规定,同步打造“听党指挥、能创佳绩、作风优良”干部人才队伍。

一是加大干部交流力度。制定《干部交流管理规定》和《总部干部交流管理办法》,强化干部交流制度保障,推动干部交流常态化,与重组企业双向交流干部28人,其中,在保利集团总部担任中层正职的就占到了30%,重组企业所属各级子公司结合实际进行“稳、补、调、减”,对干部队伍进行调整优化,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不断提高,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更足。

二是创新干部人才管理,制定人才发展规划,深入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建立总部人才池,发挥“人才蓄水池、试验区和中转站”功能,为集团总部和子公司培养输送复合型人才,促进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激励员工新担当新作为。

三是加大激励力度。组织实施集团三项制度改革专项行动。以深化“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三能机制”为核心,着力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改革完善工资总和决定机制,与市场接轨,提升重组企业干部员工收入水平,让重组企业享受到重组红利。中轻集团所属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实施岗位分红激励,调动了核心管理人才和科研技术骨干的积极性。

构建“一主多元”企业文化管控模式,促进板块之间深度融合。在重组过程中,保利集团坚持以文化融合促进业务整合,用文化因子把母子公司链接成一个统一整体。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制定保利集团《企业文化发展战略规范》《核心理念和行为准则》《品牌视觉形象管理》确定“一主多元”的文化管控模式,明确保利集团的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统一企业标识、品牌系统,构建广大职工情感上认同、行为上遵从、发展上需要的文化体系。同时鼓励重组企业在对接集团公司文化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构建各自特色文化。

二是传承弘扬光荣传统。保利从军中走来,在改革中成长,在开放中发展,在市场中壮大。在发展过程中,把“保国利民、奉献社会”作为企业使命,传承了人民军队“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光荣传统,铸就了“团结、务实、创新、高效”的企业精神,锻造了“忠诚可靠、纪律严明、执行力强”的企业文化。在重组过程中,启动司史司片的编写编辑,强化司史教育,创办“保利大讲堂”,举办“原则”“保利军贸的那些年、那些事、那些人”“美国陷阱”“舞台虽不同、本色永不改”等分享活动,传承红色基因、保利精神,凝聚干部员工思想共识。

三是创新文化交流载体。通过组织系统内团拜会、演讲比赛、羽毛球乒乓球比赛等活动,促进员工之间融合交流。利用官网、官微、“保利风采”报纸等自有媒体平台,展示各企业优秀文化、典型事迹、工作经验、行业动态,促进各板块信息交流和子品牌文化融合,举办各条线培训和业务学习交流,促进集团公司战略传导和板块之间业务融合,提升企业整体凝聚力、创新力、竞争力。

本文来源:2020年《国企·党建》5月号刊登文章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公众号
公众号
在线咨询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