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路街道:区域化党建带来“核聚变”(党建区域化 探索新路径)
2015年,历山路社区办公服务用房由600平方米扩大到1600平方米;2016年,青龙街社区和青龙街小学结对,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大德育网络;山东金融超市多年走进社区举办公益讲座,普及金融理财知识,防范金融诈骗……近年来,历下区解放路街道类似的场景不断上演,这些改变得益于他们始终坚持的区域化大党建思路。
解放路街道按照“区域统筹、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原则,不断完善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组织体系建设,整合辖区党组织资源,逐渐形成了一核带多点、合力享共赢的局面。一场以区域化党建为龙头的“核聚变”正悄然改变着社区、居民、企业的面貌。
网格化运行 激活末梢神经
为实现与辖区党组织资源的共建共享,解放路街道实施“结网工程”,在街道成立大工委、社区成立大党委,聘请省农业厅、省监狱管理局机关专职副书记为党工委兼职委员,聘请40家单位党组织负责人为党建联络员,扩大区域化党建覆盖面,在街道设立党建服务中心,配备了三名专职党务干部。
在社区大党委网格之下,按照“地域相邻、便于组织,人员相近、便于活动,党员年龄老中青搭配”的原则,依据街巷、楼院及驻区单位的分布,依托5个社区,划分34个网格(党支部),配置网格管理员(支部书记),设置73个党小组,选好小组长、楼长及学习组长。
自3月份以来,后坡街社区的3个“党员之家”每天都欢声笑语。该社区二支部书记刘俊英说,党员在这里既能学习,也能展示才艺,还可以看书、读报、下棋,“活动全由各支部设置配档表,自行组织”。而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支部或者党小组这一层面既方便组织活动,又能确保学习效果。”目前,辖区共建立5处“党员之家”,让工作开展有平台、党员学习有场所、活动开展有载体。
品牌化操作 发挥引领作用
党史微展馆、红色主题广场、党员爱心墙、党建长廊……在历山路社区,越来越多的居民被吸引到这一片“红色”之中,这就是以传承红色理念为核心,以社区“大党委”格局为依托,打造的“红领历山”社区党建品牌。党史微展馆的藏品全部由社区党员捐赠,还有7名老党员在这里当起了义务讲解员。同时,“群策联盟”议事会则邀请大党委成员、党员群众代表对社区事务进行讨论并付诸实施,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引领作用日益突出。
能称得上是“精品”的社区不止这一个。解放路街道按照“一社区一特色、特色中出精品”的原则,围绕加强队伍建设、完善配套设施、增强服务功能、健全工作机制、拓展文化内涵等方面,全面打造“党建精品社区”。
5个社区办公面积全超过300平方米;全建立党史微展馆,搭建党史国史教育基地;深化历下区委组织部提出的“2 5 X”协商联动机制和“七议七不议”协商议事规则,均成立了由社区书记助理、居干、驻地单位负责人、两代表一委员、党员群众代表及法律工作者组成的议事会,民事民议民决。
创建示范点 楼宇党建先行
山东金融超市里的企业及其员工想要办理营业执照、工商税务变更、人事代理、子女入学等问题,可直接找这里的党建联络员。解放路街道指派综合治税科、招商科、统计站、就业科等科室干部作为党建联系员深入辖区楼宇,提供综合服务。这正是该街道以产权单位或物业管理公司为依托,以优质企业为骨干,楼宇内企业联合建立区域性党组织的
摘 要:解放路街道按照“区域统筹、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原则,不断完善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组织体系建设,整合辖区党组织资源,逐渐形成了一核带多点、合力享共赢的局面。
工作模式。
目前,解放路街道已在非公有制企业大智教育、山东金融超市成立了党委,在中豪大酒店等26家单位及10个社会组织中成立了党支部,标志着该街道实施“两新”组织建组织、扩覆盖行动又迈出了重要一步。针对山东金融超市中,部分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在外地、平日党员学习在济南的单位,探索党员双重管理模式,采取组织联建、党员联管、工作联动、阵地联用、保障联筹、活动联搞的“六联”方式,着力打造楼宇党建工作示范点。
在入驻企业多、从业人员广的商务楼宇中,解放路街道以服务为切入,吸纳整合政府和社会各类服务资源,搭建楼宇党群服务站平台载体,为企业、员工、居民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党组织引领、党员带头、企业和居民共赢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