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城市如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揭秘广州“善治暖邻”密码→(以党建引领超大城市基层治理)

3月28日,由广州市委社会工作部主办、增城区委社会工作部承办的全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善治·暖邻”现场会在增城区石滩镇举办,省委社会工作部一处、全市社会工作系统、部分镇街有关负责人以及专家学者出席本次会议。

超大城市如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揭秘广州“善治暖邻”密码→(以党建引领超大城市基层治理)

本次会议介绍广州增城黄埔番禺南沙等区“善治·暖邻”基层治理创新做法,组织参观增城区石滩镇下围村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美书屋、党群服务中心等建设运营情况,部署广州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重点任务。

基层治理好不好、优不优,直接关系到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广州重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第一时间建立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构建多层级议事协商体系,建立社会工作观察机制,着力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持续建强社区工作者队伍,白云、花都入选全省“两社三中心”试点区,去年11月全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场会在广州召开,今年1月全省“粤治粤美”村晚在广州启动……全市各区勇于探索、创先争优、亮点纷呈,党建引领的“主心骨”作用更加凸显。

超大城市如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揭秘广州“善治暖邻”密码→(以党建引领超大城市基层治理)

村民的事情村民议,“议”出和美乡村。增城区在全面推广市城乡社区议事协商“116”工作法基础上,在石滩镇下围村创新实施“1 1 N”工作机制。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1套科学完善的议事协商机制为保障,广泛引入商贸中心、乐园、厂企、工业园区、种植基地、文化创意园、社会组织、强村公司CEO等N个乡村合伙人参与基层治理,推动村(社区)经济、民生、文化、生态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石滩镇坚持以党建强治理、机制抓治理、发展促治理、服务带治理、合力优治理,创新社区治理“一二三四五”工作法,持续擦亮“善议·村美”特色品牌。增城区在全市率先推行“村规民约 积分制 执行委员会”自治机制,将村规民约与村民日常行为规范、利益激励相结合,促进市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超大城市如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揭秘广州“善治暖邻”密码→(以党建引领超大城市基层治理)

目前,增城区通过构建覆盖镇(街)、村(居)、村民小组三级议事协商体系,议事协商目录及活动完成率均达100%。

建好市民认可的市民学院,探索社区运营自我造血。黄埔区在全市首创市民学院,打造集人民建议征集和市民“思政 ”教育于一体的凝聚群众工作平台,以多元促共建、以精准助满意,以免费增认同,共设分院14家,开课137次、线下参与4000人次,单次网络直播收看超90万人。

超大城市如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揭秘广州“善治暖邻”密码→(以党建引领超大城市基层治理)

通过广挖免费场地、广招志愿讲师、广推免费课程、广吸市民参与、广育市民骨干,14个分院初步实现良性循环,吸纳志愿讲师超200人,公益课程储备超300节。同时,黄埔区以文冲街瑞东花园社区为试点,探索人、财、物市场化、公益化运作模式,打造由社区组织孵化的社会企业慈善超市,集“社工 志愿 慈善”于一体,推进社区服务自我造血、自我输血。

汇聚点滴力量,擦亮慈善之城、志愿之城名片。番禺区大力推动“慈善事业 志愿服务”助力社区治理,以0.4平方公里的石碁镇大龙社区为样本,建设全市首家社区慈善服务中心,打造汇集慈善众筹、“益槌空间”慈善拍卖、慈善超市、社区救助等功能于一体的慈善服务综合体,让慈善之风、志愿精神润泽社区邻里。探索实践“居民筹资、社区出资、镇街配资、社会捐资”模式,在“慈善社区我先行”活动中,干部、企业、商铺、居民线上线下共筹款60.05万元,其中配捐金额13.34万元,3994名居民群众参与其中。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大龙社区新增注册志愿者1809名,拥有在职党员志愿者170名、“红棉老兵”志愿者150名、文艺志愿者63名,涌现出一大批志愿服务先进典型。

超大城市如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揭秘广州“善治暖邻”密码→(以党建引领超大城市基层治理)

基层治理有难题,“社区合伙人”来帮忙。南沙区针对基层治理资源分散、服务效能不足等痛点,创新构建“134”社区合伙人模式。完善党建引领下的1套“社区合伙人”工作机制,形成社区资源整合、居民需求响应、闲置空间活化等3个清单,明确审批管理、收益反哺、动态退出、评优激励等4项机制,有效吸引市场、社会组织、各行业专业人才、手艺工匠等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满足全龄居民服务需求。

例如,开设青少年课外素质教育、AI智能校外托管、Wedo机器人编程等公益课程,打造社区嵌入式托育园;在医疗康养、营养膳食、安居改造、文化娱乐等领域精准发力,组建“养老服务联盟”,打造“15分钟照护圈”;开展“她”幸福低偿就业培训、烹饪技能培训、“创想青春”夜校项目,助力女性、青年群体灵活就业。截至2024年底,该模式已覆盖全区80%以上社区,孵化社区合伙人项目326个,撬动社会资本超2000万元。

南方 记者 黄楚旋

【作者】 黄楚旋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公众号
公众号
在线咨询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