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坪街道福利东路社区:“四化”模式助推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四化党支部标准化创建)
今年以来,陈坪街道福利东路社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主线,围绕“抓服务、争一流、求发展”的总体思路,坚持组织建设规范化、支部活动制度化、党员管理精细化、保障运行常态化“四化”模式,把从严治党任务落实、落细、落小,有力推动了社区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
(一)夯基础,组织建设规范化
按照街道党工委要求,组织召开专题会议,传达省市区关于基层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会议精神,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社区党建工作的统筹规划。结合社区工作实际,以《甘肃省城市社区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手册》为依据,对照8个方面44项标准规范细化标准,逐类列出任务清单,分类建立标准化建设已达标和未达标管理台账。深入分析问题存在的根源,制定整改措施,切实解决党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存在问题的整改落实促进社区党建工作创新发展。
(二)强载体,支部活动制度化
一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支部谈心谈话、党员联系居民等制度,确保党内各项组织生活正常规范、严肃认真。二是开展各类为民服务活动。以“四支队伍”为载体,精准志愿服务“零距离”。即扬帆起航志愿服务队,敞开服务群众一道门,琴韵之爱志愿服务队,拉近服务群众一根弦,国学礼仪志愿服务队,打开服务群众一扇窗,巾帼心理志愿服务队,搭建服务群众一座桥。三是持续深化在职党员服务活动,充分发挥辖区在职党员和志愿者服务队的作用,组织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扫黑除恶、安全知识宣传等服务活动20余次,参与人数达600余人,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实现了社区服务和居民需求的无缝对接。
(三)激活力,党员管理精细化
一是充分利用“学习强国”APP、 甘肃党建、微信平台等有效载体,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周一例会学习等制度,制定了年度学习计划,通过集中学习、上门送学、电话帮学、微信推学等“六种学法”,实现了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全覆盖。二是确定每月“主题党日 ”活动当天为党员活动日,结合社区实际,坚持“一月一主题”,围绕政治学习、廉政纪律、志愿活动、帮扶济困等主题,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不断强化党员身份意识。三是由骨干党员联系一名困难党员或群众,开展困难户微心愿收集,完善困难党员家庭工作、生活档案,掌握实时动态,及时为困难党员提供就业、帮困、医疗等服务,不断强化党员服务意识。四是实行党建网络化管理,居民小区按楼栋和庭院为参照设置网格,每个网格由一名党支部委员兼任网格长,从有参与热情、责任心强、群众信任的党员中群众中推荐居民代表26人,综治员13人,楼院长10人。建立健全党员积分制,发放党员活动手册,对在职党员、流动党员实行全覆盖、常态化管理,将积分作为党员评优的重要依据。
(四)优环境,保障运行常态化
按照城市社区党支部建设标准化要求,社区着力建强阵地保障,一是建立平台共享机制强社区党建“圆心”。本着方便群众,便捷实用的原则,从加强社区服务基础设施从手,先后建成“一中心两校三室N站点”的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家长学校、市民学校、未成年人活动室、综合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及扬帆起航志愿者服务站、民情联络站、残疾人服务站、读者小站、退役军人服务站等覆盖各领域各类人群的服务平台,为社区更好的服务群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建立 “1 N”党建联盟机制拓展社区党建“半径”。加大与辖区内的机关、企事业单位、两新党组织的“共驻共建”力度,定期召开党建联席会,定期联动开展创文创城、帮贫扶困、志愿活动,形成党建工作共抓、民生难题共解、优质资源共享、惠民信息共通、地企组织共建的党建联盟模式。三是建立多元沟通机制绘好社区党建“圆弧”。实行线上线下收集相结合,线上借助社区公众号、小区业主群、QQ邮箱等渠道收集意见和建议,线下由网格员定期入户走访、设立意见箱、意见簿、微心愿墙等,进一步畅通群众诉求渠道,综合治理委员会、民事调解委员会、残疾人联合会、志愿者队伍等组织机构,设立居民代办事项登记簿、制作党群联心卡,方便不同年龄层的群众有困难就找社区,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促进邻里和谐,使之真正成为干部之家、党员之家和居民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