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论丨锻造基层党建品牌“红色引擎”(打造红色引擎党建品牌)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基层党建品牌作为开展基层党建工作的有效载体,在政治引领和组织凝聚方面具有独特价值。佛山在基层党建品牌建设中仍然存在品牌建设意识尚显薄弱、品牌建设素养参差不齐、品牌建设指引亟须完善、品牌建设影响范围局限等方面问题,要紧紧抓住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性机遇,让基层党建品牌成为推动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

一是强化品牌意识,提升创牌工作定位。基层党建品牌必须建立在扎实有效的基层党建工作基础上,品牌建设能使基层党建工作进一步深化经验、进一步突出效果、进一步彰显价值。创建和培育基层党建品牌,品牌意识是关键。一方面,要着力强化基层党组织特别是带头人的品牌意识,创设并不断充实市区镇三级基层党建品牌专家库、案例库,研究制定《基层党建品牌建设指引》。另一方面,要把基层党建品牌建设工作定性为“书记工程”“一把手工程”,基层党建品牌建设的关键目的之一就是推动本单位、本地区、本系统的中心工作,牵一发而动全身,不是党群部门或者一两个部门就能完成的,一定要本单位、本地区、本系统的相关部门人员通力协作、互相配合才能实现。

二是摸清“家底路数”,确立品牌创建方向。基层党建品牌要凸显特色就必须要选准品牌创建方向。如何选准方向,第一步就要摸清“家底路数”。所谓“家底路数”,一是本单位、本地区、本系统的基本情况,包含地理位置、环境空间、行业特点、主要业务、人群类别等;二是基层党组织的基本情况,包含组织架构、党务骨干、党员人数、年龄阶段、学历层次、男女比例等;三是基层党建工作的基本情况,包含近些年来的主要党建活动、党建载体、服务对象、基本做法、有效经验、荣誉奖项等。正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摸清“家底路数”给基层党建品牌的创建和培育提供了可选择的若干横向坐标,要想进一步确认方向,还要找到组织关注、党建趋势、现实需要和单位实际的“最大公约数”。

三是树立系统观念,架设品牌基本结构。基层党建品牌建设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工程,不能急于求成。基层党建品牌建设就像是“盖房子”,“夯地基”“立梁柱”“修立面”等工序一项不能乱、一项不能少。“夯地基”包括品牌背景、品牌做法、品牌成效,这是基层党建品牌基本结构中最核心的部分。品牌背景就是研究党建品牌要解决何种现实难题;品牌做法就是在探索实践中找到了何种解决难题的方法路径;品牌成效就是体现解决难题、推动工作、塑造形象等效果。“立梁柱”包括品牌导入、品牌界定、品牌依据,这是回应质疑、站稳脚跟、体现学理的关键。品牌导入是对本单位、本地区、本系统的特点和基层党组织的相关情况进行简要介绍;品牌界定是对基层党建品牌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介绍;品牌依据是为基层党建品牌的主题寻求根据。“修立面”包括品牌名称和品牌标识,最能展现基层党建品牌的形象;品牌名称就是给基层党建品牌命名,要容易理解、朗朗上口,同时体现党建特色和业务特点。品牌标识就是帮助人们理解主题并具有艺术性、独特性的LOGO。

四是建强专业队伍,优化党建品牌管理。基层党建品牌建设的核心力量是基层党组织,但不能单打独斗,要形成“书记抓总、组织牵头、部门联合、全体动员”的建设模式,成立基层党建品牌建设专项工作组。同时,对建设队伍成员要及时进行针对性培训,各级党校(行政学院)要及时把此类课程纳入教学体系。另外,要优化基层党建品牌管理,一是人员管理,要把各部门、各方面精干力量定期轮换抽调至核心建设工作组,进一步促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融合;二是质量管理,要聚焦解决难题的效果,在服务对象或群众确实满意的前提下,再推进下一步工作;三是形象管理,要构建新媒体传播矩阵,把“做了什么”“反响如何”及时进行总结宣传,扩大影响、塑造正面形象。

五是完善监督机制,设立评价指标体系着力构建“三炉淬炼”质量管控流程,在基层党建品牌“进炉”“出炉”“回炉”的全周期、全过程、全方位做好严格监督并科学设立评价指标体系。“进炉”阶段,成立领导监督小组,设定审核标准,实行“双审双退”机制,形式审查 专家评审,方向不清、措施不实者退回;“出炉”阶段,设立《基层党建品牌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品牌建设意识、品牌结构要素、品牌质量控制、品牌工作效果四个维度为一级指标,同时根据实际探索设定若干二级、三级指标,达到预定分值即可授予相应品牌称号;“回炉”阶段,每年度对已授予品牌的基层党组织进行考核,若未能达标,则需“回炉再造”,次年考核达标则恢复品牌称号,反之取消。“进炉”“出炉”“回炉”三个阶段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其中的评价指标类别及分值需要不断摸索和动态调整。

六是发挥集群效应,形成党建品牌矩阵。基层党建品牌既要有“星火纷呈”,也要成“燎原之势”。基层党建品牌集群化发展是指按地区、系统、领域、行业、阶层等,推动基层党建品牌从“1”到“N”成规模发展,实现“1 1>2”的集群效应。从宏观层面看,要求上级党组织或主管部门要承担好牵头角色,发挥“穿针引线”作用,把各相关基层党组织串联起来,通过打造典型、树立典型,吸引更多同类型基层党组织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形成争先氛围。从微观层面看,要求基层党组织本身不能止步于单个党建品牌的建设,要在成熟稳定的基础上,及时总结建设经验,推动形成具有更多特色和功能的党建品牌,形成“众星捧月”或“金字塔”形的党建品牌矩阵,坚持问题导向,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有党建品牌,推动党建品牌迭代更新。

(作者:李健行,单位:中共佛山市委党校中共党史党建教研部)

个论丨锻造基层党建品牌“红色引擎”(打造红色引擎党建品牌)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公众号
公众号
在线咨询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