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如炽,燃亮发展之路——我市基层党建工作持续提质增效(党建工作再提升)

乡村振兴如火如荼、基层治理井井有条、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始终飘扬着指引方向的鲜红党旗,凝聚着全市基层党建工作迸发出的巨大动能。

2024年,我市始终把基层党建工作摆在重要位置,聚焦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深化抓党建促进乡村振兴,推动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统筹开展好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秦皇岛篇章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党建促进乡村振兴:村庄和美 产业兴旺

鲜红的党旗,映红了乡村和美、村民富裕之路。

海港区杜庄镇廖庄村通过党建引领、村民共建共治共享,持续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让这个传统村落旧貌换新颜。

“我们村积极探索‘党建 志愿服务’模式,28名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等志愿者组建了志愿服务队,整治村容村貌,农村人居环境得到了有效提升。”廖庄村党支部书记周利群说。

“过去,村里没有收入,现在,有了‘半亩园’民宿项目,五套农家小院已经全部租出去了,村民年收入在7万元左右。”周利群所说的“半亩园”民宿,是廖庄村利用村集体闲置厂房,通过合作社的方式、村民自愿集资入股,打造的农家特色民宿项目。现如今,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村集体闲置的土地也得到了利用,增加了村集体收入,村民也得到了收益。

山海关区北营子村,平坦笔直的水泥路两侧,白墙灰瓦的民居整齐划一,别致的红色“中国结”路灯和“闯关东”“民族风情”等主题特色文化墙装点着村民们的幸福生活……近4年来,北营子村集体收益达到40万元,带动村民增收约70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2万元。

据了解,山海关区坚持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依托中国长城博物馆建设,以北营子村为重点,高标准建设长城文化党建示范带,实现了组织建设、长城文化、村域产业、党群服务的全面联动。

昌黎县做好驻村干部选派管理工作,让他们在乡村振兴主战场充分发挥作用。2024年,昌黎县先后选派8支乡村振兴工作队、29支干部下沉工作队,共111名驻村干部下沉基层一线。工作队和驻村干部聚焦各项重点帮扶任务,苦干实干、担当作为,走访群众1.1万余户(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800余件,坚持“一村一策”制定发展项目,共计协调争取各类资金410万元,助力广大乡村实现班子强、产业兴、环境美、社会稳。

党建引领,让一幅幅乡村美、产业强、农民富的新画卷在山海间徐徐铺展开来。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群众可感 幸福可及

我市以红色宣讲、政务上门、健康义诊、积分换物等为主题,开展党组织领办“便民市集”活动,推动各类公益便民活动深入基层,并将活动拓展为组织群众、服务群众、优化治理的重要平台。

2024年7月20日,“孤竹慢悠游·便民市集”启动仪式暨“点亮艺术星空”系列活动在卢龙县行政中心广场举办。党组织牵头、部门参与、文化搭台,为群众提供了健康服务、美食体验、直播助农等一体化、多样式的便民服务“组合套餐”。

2024年9月13日,抚宁区开展“村社携手共建、服务温暖万家”党组织领办便民市集活动。抚宁镇的燕山板栗、留守营镇有机韭菜茶棚乡的铁皮西红柿等特色农产品在助农推介区展示,11个社区和14个村在村社共建区现场签订党建共建协议,志愿服务区的100多名党员志愿服务者提供爱心义诊等志愿服务活动,得到群众的广泛欢迎。

2024年9月19日、20日,昌黎县“乡村振兴杯”村BA篮球联赛暨农村党组织领办便民市集活动在十里铺乡西山场村举行,现场开展了篮球比赛、文艺表演、农特销售、政策宣讲、便民服务等丰富多彩的农体文旅活动。活动通过村党组织搭建平台、农户出摊经营、村民结伴赶集的“党建 便民”模式,激发了广大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提升了广大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党旗如炽,燃亮发展之路——我市基层党建工作持续提质增效(党建工作再提升)

昌黎县“村BA”篮球联赛激情开赛。

“我们将继续以‘便民市集’为桥梁,不断探索多样化、精准化、个性化的服务模式,确保党的关怀与温暖能够精准送达每一位居民身边,让幸福在家门口可感、可及。”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刘大江表示。

党旗如炽,燃亮发展之路——我市基层党建工作持续提质增效(党建工作再提升)

海港区天洋新城社区便民市集活动现场。

据了解,2024年,我市累计举办各类党组织领办的“便民市集”等活动300余场次。这些“很村、很土、很幸福”的“便民集市”“体育活动”成为汇聚基层、服务群众、有效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有效形式,切实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动能和质效。

党建聚焦新兴领域:服务暖“新” 赋能用“新”

“以前中午没地方吃饭,经常随便买些小吃对付一口。现在有了‘友好食堂’,用餐环境好,优惠力度也不错。”1月7日,正值腊八节,送完午间用餐高峰期的最后一笔订单,海港区外卖骑手秦宇在位于建国路的“‘秦快哥’友好食堂”——古城社区食堂内,吃上了热乎乎的腊八粥

2024年以来,我市各县区相继推出一批“‘秦快哥’友好食堂”,为“送餐小哥”们解决了看似琐碎却十分重要的就餐问题。

“‘秦快哥’友好食堂”是我市打造新就业群体多元友好场景的重要举措之一,各“友好食堂”根据各自实际,为快递员、外卖小哥等新就业群体提供折扣套餐、延时留餐、歇脚休息、饮水补给、手机充电等关爱服务。

党旗如炽,燃亮发展之路——我市基层党建工作持续提质增效(党建工作再提升)

外卖骑手在“‘秦快哥’友好食堂”就餐。

2024年12月18日,我市举行“秦快哥”友好社区创建启动仪式,此次活动旨在积极回应解决外卖配送员在实际工作中面临的进门难、上楼难、停车难等急难愁盼问题,进一步明确外卖配送员和物业从业人员管理规范,为双方营造更加友好的工作环境,共同畅通配送服务“最后一百米”。

“我们将通过简化门岗登记程序、平整道路、设置临时专用停车区域等措施,为快递、外卖小哥在社区内配送提供更多便利。”兴龙物业法人代表王瑛表示,将全力保障“秦快哥”配送工作顺畅无阻、精准送达。

党建聚“新”、服务暖“新”、赋能用“新”,我市还深度挖掘新就业群体机动灵活的职业优势,将370余名“秦快哥”纳入基层网格员队伍,全面推行积分制管理,通过兑换奖品、寄送表扬信、联合行业监管部门常态化开展“先锋在涌现·值得被看见”活动等方式,激发新就业群体参与城市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与城市发展融合互促、精进双赢。

市委两新工委专职副书记乔雪飞表示,将继续协调各方资源,进一步扩大友好场景内涵,解决新就业群体“医、食、住、行、学”等方面的民生问题,促进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稳定就业,推动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基层治理,共建共享发展成果。

记者:储学敏

编辑:张程程

责编:李志财

编审:刘福庆

监审:王勍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公众号
公众号
在线咨询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