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林经济开发区:党建引领赋能园区高质量发展(杨林工业园区党建引领)
“红色引擎”添动力
——华林经济开发区
党建引领赋能园区高质量发展
园区党旗红,赋能产业兴。华林经济开发区将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摆在突出位置,抓稳抓实企业党组织建设,凝聚红色领航“向心力”,园企共同缔造“红色园区”,不断提升园区综合竞争力。
党旗红,园区兴。华林经济开发区党委根据市委“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作部署和上级党委关于开展基层党建重点工作任务的安排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提升两新领域党建工作整体水平、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改革创新、真抓实干,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切实把党建优势转化为产业振兴的发展优势,让党旗始终在园区高高飘扬,打造红色产业园区党建服务样本。
组织聚合力 企业添活力
“电线杆移走后,出入方便多了。”临近中秋节,迎来销售高峰,福建亚明食品有限公司出货频率增加,大货车一辆辆来回穿梭,货车司机们都对厂区门口的道路赞不绝口。
此前,一根电线杆刚好立在公司门口附近,货车运输时出入十分不便。华林工业园区党员服务队得知后,协调电力公司等部门,移除了电线杆,让道路更加畅通无阻。
园区党员服务队入企服务。
今年6月份,华林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蔡国贤为三威鞋业有限公司解决了一件烦心事。因不动产登记到期需重新办理,影响了该公司融资拨付进度,蔡国贤得知后,与市行政服务中心联系,开通绿色通道,该公司很快拿到了新证,确保资金不断链,保障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营。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生产和项目一线担当作为,发挥“硬核”作用。华林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陈攀介绍,纵向上,园区构建形成“园区党委-产业党建联盟-企业党组织”三级组织体系,织密园区党建工作网络。横向上,成立园区“大工委”,吸纳涉企部门分管领导、产业党委书记等21人担任“大工委”兼职委员,依托职能部门资源优势,通过实地走访、座谈等形式,分别向园区企业征集涉及党建工作、产业发展、惠企政策、园区治理等方面需求。
靠前服务,助力企业发展。该园区成立7个党员服务队,由包片党员领导干部带队,定期下企业、访项目,面对面提供精准服务。同时,划分118个企业网格,在企业网格内划分725个单位,建立党支部59个,党员先锋岗87个,组建以党员工匠为骨干的“党员攻关组”和“党员示范车间”14个,全力破解企业在生产经营、新产品研发、技术改进等方面瓶颈。目前,园区形成“网格—单元—党支部—党员先锋岗”组织架构体系,打通服务企业和职工群众“最后一米”。
组织有合力,企业添活力。陈攀说,近年来,园区联合工信、人社、行政服务中心、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组织开展产业研讨、供需对接、融资洽谈、法律服务、惠企宣传、技术研发等交流活动14次,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劳资纠纷、惠企政策落实、安全生产、环保、资金等方面难题70多个。
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管理同频共振、互相促进、深度融合。截至目前,园区组织企业参加3场“党企新时空政企直通车”宣讲活动,助力市场主体共克时艰。
非公党建强 提升发展力
走进福建亚明食品有限公司食品产业党群活动中心,党员活动室、多媒体会议室、多媒体党课教室等分布其中,党员轮流讲党课、拍摄红色力量专题片……该公司丰富党建知识学习形式,打造了“食颂党建”工作文化机制。
该公司党支部书记、副总裁张丽芬介绍,公司党支部成立于2013年,现有正式党员11名。近年来,公司党支部按照法定程序将党建工作写入公司章程,明确公司党支部列席董事会、经理层会议等,参与企业发展规划、重要改革、人事安排等重大事项。建立公司党组织和行政管理层“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工作机制,让党员在管理执行中勇担当、在生产一线上有作为。同时,还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员服务队等,引导党员勇于承担急难危重任务,带头创先争优、攻坚克难,将党建工作的“软实力”转化为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
园区内重点规上工业企业全面建设党支部,充分整合党组织、党员的力量,按照“一企一特色”工作思路,持续培育形成力奴“三牛党建”、亚明“食颂党建”、复茂“三联机制”、溢通环保“党建 人才”等党建示范点,以点带面辐射扩大品牌集聚效应,铸造非公党建辉煌。
据悉,园区实施“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培养工程,指导企业把党建工作写入公司章程,积极推动非公企业负责人进入党支部班子,推选“既懂经营管理、又善抓企业党建”的企业高管担任党支部书记。建强“红细胞”队伍,重点把企业高层、技术骨干、生产一线优秀员工发展入党。
党建工作发展好了,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在莆田市力奴鞋业有限公司建设了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的党群活动中心,近5年带领周边10多家企业开展才艺大赛、主题党日活动、趣味运动会、技能大赛等党建文体活动60多次,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在各个环节全方位融合。
力奴鞋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敢于突破,在企业转型升级中开辟新赛道。该园区探索非公党建新阵地,推动成立诚信中通物流党支部,并建立“户外劳动者休息站”,为户外工作者和新就业群体从业人员提供休息纳凉、充电加热、问难帮扶等服务,打造“十分钟红色补给圈”。
激发新效能 跑出加速度
连日来,在华林经济开发区西许片区,城厢区“专精特新”产业园项目正在进行紧张的桩基和配套道路施工。项目将招引和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等,打造先进制造业集聚区。项目对引进企业实行房租补助、租金优惠、搬迁补助及配套人才政策,目前已有福瑞科技、劲德电源、易捷乐等6家企业签约入驻园区。
园区建强“带头人”队伍,选派13名党性强、作风正、党务工作经历丰富的党员干部任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系指导非公企业64家,对接职能部门协助解决企业发展存在的难点堵点。
筑巢引凤来,今年以来,围绕中电科创城、“专精特新”产业园、东海鞋服产业园等“六园千亿”项目,园区同步策划日山、山霞等片区及原合众天成地块招商项目,锚定电子信息、智慧鞋服、新兴战略等产业,引进一批新质生产力企业。重点推动富力等20个项目竣工或投达产,杰讯光电厂房、华星珠宝厂房、鸿盛塑胶厂房、国投清华园厂房等竣工验收,富力智造产业园、预制菜肴产业园、易太工业自动化产业园等项目加快建设步伐。
园区涌流的“红色动能”推动发展。华林园区为“智改数转”厚植沃土,让更多企业“敢转”“愿转”“会转”。眼下,富拓鞋业引进中国电信东莞光博士智能化解决方案,在裁断车间、云物流仓储、激光冲裁等场景实现验皮、画线、激光裁剪等工序智能化应用;坤英奇依托中国联通5G﹢工业互联网技术,打造5G全连接工厂,实现5G网络与工程车间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的结合;力奴鞋业与泉州华数机器人合力打造莆田制鞋智能化车间标杆工程,在全市率先启用首条机械臂智能生产线新路体育智能划线机线机提高生产效率达5倍以上。此外,宝得服饰、三利谱电子等10多家企业也将在今年进行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非公党建工作一系列的有力实践,有效地推动了非公经济的健康发展,也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鲜红的党旗,飘扬在非公企业里,为高质量发展筑牢了“红色堡垒”,全力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来源:湄洲日报
记者:林晓玲
通讯员:许文泉 文/图
编辑:吴智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