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龙镇红光村:党建引领促发展 抢抓时节添“薯”光(红光村简报)

近年来,双龙镇红光村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把早熟马铃薯种植作为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重要产业来抓,为全村找到一条致富的发展之路。

2023年新年伊始,双龙镇红光村呈现一片忙碌景象,田间劳作的身影,耳边欢快的吆喝……早熟马铃薯种植成为寒冬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为抢抓马铃薯市场“空窗期”,红光村党支部立足于“一村一品”产业规划和自身资源优势,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发展目标,采取“村集体合作社 农户”的运作模式,投入100万元扶持资金,流转土地32亩,按照标准建设大棚64个,用于种植早熟马铃薯。

“红光村将依托政策福利,抢抓市场机遇,多措并举保障马铃薯提质增效,大力推进产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动乡村振兴。”双龙镇党委书记赵碧说,今年来,红光村将马铃薯扩繁作为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力抓手,聘请专业种植管理人员,选择优质种薯,加强分类指导,深入开展控肥增效、控药减害、控水降耗和控膜减量“四控”行动,切实为马铃薯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目前,红光村购进优质“希森”马铃薯种薯3吨、复合肥1.5吨,安装水管600米、聘请专业管理人员1人。早熟马铃薯于年初种植,4月份开始陆续采收,通过标准化大棚种植,早熟马铃薯预计亩产3吨,亩产值纯利润可实现6000元。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红光村将紧紧立足早熟马铃薯产业发展优势,不断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和品种结构,推动早熟马铃薯产业向着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红光村作为2022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毕节基层立法联系点和2019年市、县两级示范村,在产业发展的同时,串联乡村风景线,积极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推动乡村旅游发展,依托消费助农集市、电商平台等渠道,不断拓展农特产品销售渠道,全力推动产业长远发展。

据悉,红光村党支部领办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收益采取“721”模式分红,即产生收益的70%按入社成员持股比例分红、20%用于合作社风险防控和发展基金、10%用于合作社管理人员经费。目前,合作社带动周边20余户群众稳定就业,在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同时,也促进了群众增收。(威宁县人民政府网)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公众号
公众号
在线咨询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