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网合一 幸福满格 – 新城区长乐中路街道西光社区:“小网格”托起民生“大服务”
开栏语
近年来,新城区不断探索创新,走出了一条符合新城区特色的“一核五化”社区治理模式,构建起了区域统筹、上下联动、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2023年“多网合一”被西安市委列为八项重点工作以来,新城区积极推进“多网合一”工作,将多个网格统一整合为“一张网”,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为此,新城区融媒体中心开设“多网合一 幸福满格”专题策划,探访“网格 ”里的居民幸福生活“密码”,为推动基层治理在社区开花结果有“案例”可循。
西光社区:
“小网格”托起民生“大服务”
治理为基,服务为本。新城区长乐中路街道西光社区党委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从激活“神经末梢”入手,将民情民意作为工作的“风向标”,深化“多网合一”网格化管理模式,将基层社会治理的末梢延伸至“最后一米”,用情用心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不断夯实基层治理基础,将居民幸福“稳稳托住”。
深化多网合一 延伸服务触角
社区基层治理工作中,党建、议事协商、社区服务、环境整治、矛盾调解等各项内容千头万绪,如何将它们统一整合成“一张网”?西光社区给出了自己的探索——在“一核五化”工作机制上进一步细化,打造“党建引领、多网合一”的新模式。
“搭建起‘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党小组—楼门长’四级组织体系。小区简单的事由党员小组长、楼门长主动做,热点、难点问题由党支部带领居民群众商量着做,有效推动功能性网格党支部服务居民的最后一米。”西光社区书记任晓超说。西光社区辖区6个居民小区内建立了6个党支部,针对居民中退休党员多的实际情况,社区推行“网格 退管”管理模式,成立“夕阳荣”志愿服务队,常态化组织党员走访入户,形成退休党员干部、退役军人、物业管理人员、热心居民及志愿者在内的社区网格队伍,为社区治理和服务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同时,西光社区党委有效整合辖区资源,凝聚党群合力,积极推进社区与物业、派出所、学校、市场、热力公司、天然气公司、自来水公司等驻地单位的互联共建,推动民政、交通执法、卫生健康、应急安全、城市管理等资源力量下沉网格小区,融入“一张网”,共同为破解治理难题出谋划策,形成全科服务的网格阵地。目前,西光社区6个小区院落均建成了网格工作站,由社区工作人员担任网格长,常态化接待群众,并实施“闲事主任桌”“书记下午茶”等议事机制,不断延伸服务触角,为群众提供“组团服务”。
增强信息化效能 群众诉求全响应
前不久,西光社区广场小区1号楼有住户在家里闻到不明来源的烟味,将这一情况发送到了网格微信群中。楼栋长高雅玲看到消息后,立即进行了挨家挨户的走访排查,随后发现是8层的一位居民在家中做饭时忘记关火。高雅玲在微信群里做了说明,并提醒居民日常用水、用电、用气安全。
“以前居民群众大多数是‘旁观者’,现在人人都是‘参与者’,在各自的网格里一起使劲,形成了工作合力。”任晓超介绍,为构建网格化管理有呼必应的“响应体系”,西光社区建立了三级网格微信群,除了居民外,社区网格员、支部党员、物业、民警、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快递员等均在群中,网格员及时发布最新政策和社区通知,全天候服务居民,响应居民诉求,将精准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社区通过居民点单、网格员受理、多方协同办理的“闭环式”工作流程,确保“向上打通,向下做实”,及时收集、处理、反馈小区内矛盾纠纷、安全隐患、环境卫生治理等问题,实现了发现问题零距离、线上线下齐发力、处置问题零拖延的工作局面。
陈军妮是西光社区的工作人员,她日常办公地点是在广场小区的网格工作站里。自从去年4月下院落以来,陈军妮的网格工作日志已经写满了两本,小区里残疾人、低保户、孤寡老人、志愿者团队、楼门长等基本信息一一在册。她每天坚持定时巡查,携“本”上岗,在网格中察民情、访民意、解民忧、促和谐,详细记录调解矛盾纠纷、检查消防安全、政策宣传、入户走访、事务代办等工作动态。“这不仅仅是一本工作日志,更是一本民情日记。群众利益无小事,让居民切实体会到‘网格化管理、服务零距离’带来的便利,真正做到‘网格事、网格管’。”陈军妮说。
走深走精便民服务 让群众幸福满格
面对居民多元化的需求,西光社区党委发挥“夕阳荣”志愿队伍作用,打造“公益星期五”服务品牌,形成每周一、周二、周三由网格员、志愿者下沉院落走访居民调研需求,周四链接服务资源,周五全面实施的“闭环式”服务流程,联合超过35家驻地单位,为居民提供包括养老服务、关爱儿童、健康义诊、家电维修等在内的30多项服务活动,“公益星期五”自开展以来已在西光社区举行活动48场,惠及群众万余人次。
61岁的但禄萍是西光社区“夕阳荣”志愿服务队的一员,作为一名退休党员,她日常热心参与小区治理。“我们社区有好几所学校,有学习需求的年轻人也比较多,有居民就提出能不能有个读书学习的地方的想法。”但禄萍将居民的需求向上反映给社区,西光社区党委积极链接辖区资源,联合阳光超市,将广场小区商业楼部分空间开放为可以供辖区居民学习的“第一共享自习室”,提供茶饮、小吃、充电、手机寄存、自助打印等配套服务,为备考、学习的居民提供家门口的便利。
2023年以来,西光社区建成了140平方米的儿童发展中心,多网融合开展关爱青少年普法、安全、课外实践、研学等各类活动。打造300平方米社区食堂,为行动不便老人提供上门助餐服务,常态化服务辖区700余名老年人。成立社区文化艺术中心,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培育社区文化氛围,促进邻里交流。从最细小、最身边、最需要的问题着手,西光社区用“小网格”托起民生“大服务”,不断提升居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
“我们将继续做实做细‘多网合一’工作,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强化多元共治,不断提升治理效能,实现隐患排查在网格、矛盾化解在网格、服务落实在网格,让群众生活幸福‘满格’。”任晓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