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莒南:党建引航“微善”,暖绘“一老一小”幸福图(莒南县老年大学)
在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岭泉镇,一场由党建引领的“微善”春风,正悄然吹拂着这片热土,它以细腻的笔触,在“一老一小”的心田上绘就了一幅幅温馨画卷。这里,小食堂、小菜园、小课堂“三小”建设如同三颗璀璨的明珠,以“小切口”撬动了大民生的幸福杠杆,编织出岭泉独有的温情篇章。
“小食堂”,幸福味蕾的温馨港湾
在这里,“小食堂”不仅是饭菜的汇聚地,更是温暖与爱的传递站。马棚官庄村率先垂范,于2022年5月建立了全县第一家助老食堂——马棚官庄村暖心食堂。2023年10月解家岭村、前柴沟村又有两家助老食堂正式启动营业。“小食堂”自营业以来,共计为119名80岁以上的老年人提供免费可口、营养丰富的午餐,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村内探索开展“上门送餐”服务,配备由村干部、党员、网格员、公益性岗位等人员组成的服务队伍,根据老人的需求以包月的形式灵活提供“上门送餐”服务,力争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有热饭热菜吃,过上舒心的生活。
“小菜园”,绿意盎然的党群纽带
在岭泉镇的广袤田野间,一片片绿意盎然的“小菜园”成为了连接党群关系的桥梁。聚焦农村困难家庭和老弱病残寡等群体“吃菜难”的问题,岭泉镇在全镇范围内打造建设暖心“小菜园”,由各村党支部牵头,盘活闲置荒地共18亩左右,成立了30个暖心“小菜园”,形成“一村一菜园”的志愿服务格局。暖心“小菜园”内主要种植小葱、茄子、萝卜、白菜等应季蔬菜,由村“两委”成员、党支部领办志愿服务队成员、公益性岗位等负责日常管理。蔬菜收获后,一部分送到村内困难家庭、老党员、留守老人等的家中,既丰富了菜篮子,又节省了钱袋子;另一部分则输送至助老食堂,推动“小食堂”的可持续发展,降低“小食堂”的运营成本,构建从“菜园”到“餐桌”的全链条服务体系。截至2024年8月,累计输送新鲜的蔬菜瓜果79次,用实际行动筑起了党群服务的“连心桥”。
“小课堂”,红色基因的薪火相传
每当暑假来临,岭泉镇的村庄便化身为知识的海洋,暑期红色“小课堂”如期而至。在这里,孩子们不仅能听到动人的红色故事,还能亲手制作手抄报,感受革命先辈的英勇与伟大。“八一”建军节当天,临沂市中心血站派驻岭泉镇后左山村第一书记邱婕组织30余名中小学生开展了名为“童心筑梦 献礼八一”的第一期“小课堂”,课上设置了讲述红色绘本故事、观看红色爱国电影、制作红色手抄报等丰富多样的活动,让广大青少年儿童触摸历史、对话先辈,帮助他们树立正确三观。邀请村内的退役军人介绍了军人的职责和他在部队的训练经历,通过带领孩子们学军礼、站军姿、走军步,让孩子们进一步感受到家国情怀,点亮未来的希望之光。
岭泉镇的“微善”行动,如同一股清泉,滋润着“一老一小”的心田,也温暖了整个社会的脉络。岭泉镇党委书记王兰洁表示,下一步,岭泉镇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深化“3 N”服务模式,不断探索更多暖心举措,力争打造出具有岭泉特色的“微善”服务品牌。(孙黎明 邱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