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希望的田野上——庆城县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纪实(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美如画标语)

来源:陇东报-掌中庆阳

庆城县在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中,牢牢抓住基层党组织这个关键,突出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充分发挥党建在推动“三农”工作的核心引领作用,积极探索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助力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庆城县结合产业发展需要,将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农业产业发展中的核心引领作用,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村集体资产量化确权和股权化改革,盘活农村集体闲置资产,激活集体经济发展潜力。

庆城县积极推广“公司 农户 合作社”模式,采取“党委引领、支部带领、党员带头”的方式,依托“331 ”产业模式,肉羊产业以中盛羊业公司为依托,新建改建 “331 ”肉羊合作社120个,托管肉羊115万只,带动1.23万户群众增收。苹果产业借助庆城县金诚果蔬有限公司的品牌、市场和技术优势,通过果园托管、就地务工等方式,累计新栽苹果树2.97万亩,果园托管1556亩,联建果库库容5000吨,带动1040户群众增加收入。特色产业依托大唐公司、嘉辉食品、智合农业、同泰药业等龙头企业和合作社,通过订单生产、保底收购的方式,带动9600多户群众栽植黄花菜、中药材、万寿菊,种植白瓜子等增加收入。

庆城县是传统农业大县,果树栽植、草畜养殖有着悠久的历史。近年来,县上坚持“输血”与“造血”结合、“长期”与“短期”并举,围绕苹果、苗林、畜牧、设施农业和特色种植等产业,全力提升县域现代农业规模及档次。建立了以效益粮油为基础,苹果、设施蔬菜、特色养殖、中药材、黄花菜、白瓜子、万寿菊等产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着力填补空缺地带,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现在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白马铺镇三里店村村民张彩娥告诉记者,如今,她家的房前屋后硬化了,还安装了太阳能路灯,生活更方便了。

白马铺镇充分结合实际,以党建引领,发挥机关党员干部带头作用,每周五下午组织干部职工开展卫生大扫除活动。坚持问题导向,建立常态化调研机制、联席研判机制、交流学习机制、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机制等,注重调动乡镇村组干部和乡贤能人的引领作用,促使镇村党员干部主动深入农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真正把各项工作落实在田间地头,把他们培养成实施乡村振兴的“运动员”。

自全域无垃圾工作开展以来,庆城县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以党政主要负责人为总指挥,乡镇党委书记为具体指挥员,村党支部书记为“领头雁”,党员为“排头兵”,层层传导压力,级级压实责任,以“大生态”的站位和“点扩面”的形式全面推动生态宜居工程建设,大力整治和美化村容村貌,打造宜居宜游、和谐美丽新家园。

截至目前,全县各乡镇在309国道、211国道、打庆公路、阜桐公路、白铁公路沿线种植紫花苜蓿、格桑花3万平方米,栽植树木8000余株,极大地改善了沿线风貌。

大排场、高礼金、繁文缛节……提到过去庆城县白马铺镇王畔村村民办红白事,村里老人叹息道:“太浪费了,办一场事要杀六七头猪,根本吃不了,天气一热,肉都坏掉了。”

白马铺镇将乡风文明建设与主题党日活动相结合,围绕移风易俗开展系列主题党日活动,让党员干部成为传播乡风文明的“主力军”。选拔党建指导员8名,对乡风文明进行全面督导、考核,切实把乡风文明抓到实处。组建20余人的“志愿者宣讲团”,广泛宣传厚养薄葬、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

在党组织指导下,白马铺镇各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群众公开推选村里德高望重、处事公正的热心人为理事会成员,制定本村红白理事会章程。红白理事会重新制订村规民约,张榜公示。理事会细化红白事办理标准、宴请人数、操办流程等,遏制了大操大办之风。

“我们将继续创新工作方式,推进移风易俗,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让乡风文明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量。”白马铺镇党委副书记韩彬说。

本文来自【陇东报-掌中庆阳】,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公众号
公众号
在线咨询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