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市实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五个规范”工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要求)
近年来,高密市坚持从严从实、突出问题导向、强化标本兼治,推进实施班子建设、党员发展、议事决策、组织生活、为民服务“五个规范”工程,推动基层组织固本强基。
规范班子建设。深入实施“头雁领航”工程,抓好村党组织书记备案管理、专业化管理、从严监督管理、履职管理,优化提升村级带头人队伍。鼓励从在外能人、致富能手、退伍军人中选拔优秀人才,按每村至少2人标准建立后备人才库, 2022年全市共建立1977名后备干部人才库,其中后备支部书记人选923人。建立村党组织书记履职“负面清单”,明确“红色”底线和“黄色”红线共计2类、28种负面情形,加强“一肩挑”人员管理监督。
规范党员发展。精准制定党员发展计划,动态消除2年以上未发展党员村,重点向2年以上未发展党员村、两新组织、个体工商户、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倾斜,严格落实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近亲属入党审查。推行发展党员梯次培养计划,行政村村均入党积极分子数量至少达到4名。推进党员档案标准化建设,探索推行党员档案电子化管理,从严整档、审档、立档、管档。优化党员教育师资队伍,建立103人市级师资库,持续做好党员进市委党校、进镇级党校培训,常态化开展“发现榜样”“我来讲党课”“我和我的支部”活动128期次,将党员教育工作融入日常、抓在经常。
规范议事协商。加强议事协商能力建设,每个镇(街区)打造1-2处议事协商示范点,总结推广民主协商典型经验。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明确村风民俗、社会治安、环境治理等行为规范。从严落实“四议两公开”“小微权力清单”制度,规范社村集中议事流程和决策,包村干部全面监督村级事项议事决策过程,督促村级各项政策落实。抓好村级“三务”公开,规范党务公开“10 N”、村务公开“7 N”、财务公开“8 N ”模式,明确公开事项、形式和时限,涉及重大事项的随时公开,确保村级管理公平公正、公开透明。推广“德邻客厅”治理模式,创建“好人家园”,邀请村内优秀党员群众参与村庄治理,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规范组织生活。深入推进党支部评星定级管理,支部设置科学规范,支部班子坚强有力,组织生活严肃经常,2022年五星级党组织达到30%。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实行主题党日提醒单制度,每月固定1天开展主题党日,组织全体党员集体学习、过组织生活、开展志愿服务等。推行“线上 线下”主题党日模式,对流动党员、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党员实行送学上门,党员整体参与率达到96.8%。落实包靠指导制度,党(工)委联系指导员到会全程列席指导,组织生活开展情况规范记录到《党支部工作记录簿》并上传山东e支部。
规范为民服务。以筑堡垒、亮党徽、树国旗为重点,修缮提升村级活动场所,持续巩固“村牌子多”集中整治成果。严格落实村干部定期集中办公和日常轮值服务,梳理即时办理、代为办理、指导办理三大类服务事项清单,为群众提供精准服务。开展党员“亮身份、亮承诺”“村村都有志愿服务队”等活动,带动更多人参与扶贫助困、改善人居环境等服务。做实农村基础网格,建好村民微信群,由包村干部、“两委”干部、党员分别包靠15-20户群众,扎实开展“四必到四必访”,及时解决群众诉求。实施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行动,推广“三联”模式,打造30家合作社示范社,15家区域性、行业性联合社,推动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抱团发展,提升村集体为民服务能力。(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都镇强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