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心向党 奋进新征程」微亿智造:“三We党建工作法”凝聚党员先锋力量
来源:常州日报-常州网
“在这块中控大屏上,通过5G实时连线,可以实时显示智能车间相关产品的生产参数,为工业现场的生产能力进行趋势预测,在线指导企业校准生产,实现最优配比。”12月21日,在常州大数据产业园常州微亿智造科技有限公司,微亿智造首席执行官潘正颐向记者展示了常州工业大数据云平台的最新成果。
作为工业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实践者,常州微亿智造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在成立仅三年的时间里,公司始终坚持支部领航定向,凝结12名党员先锋力量,打造“We”党建驿站,践行“微聚红领、围聚贤才、维聚智造”的“三We党建工作法”,充分发挥人才的技术专长,探索出一条从单点智能化改造切入,到智能工厂改造再到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新路径。
微聚红领,亿心向党
从初创企业到工业人工智能领域独角兽,目前常州微亿员工总数50余人,其中有12名党员,5名入党积极分子。针对党员职工高知低龄、工作地点分散、信息化水平高等特点,灵活构建“公司建支部、项目设小组、党员带团队”的三级组织架构,从而实现“微聚红领”,牢筑战斗“微堡垒”。
常州微亿制定党史学习教育“十个一”活动,通过设定季度考核评比、开展专题交流、攻坚技术难点等措施,把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的力量转化为企业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动力。
搭建学习“微课堂”。线上“走新”,整合学习强国、钟楼先锋、遇见北港、微亿微信等“云课堂”,结合党员活动阵地“扫码听书”“扫码观影”,实现时时、处处、人人可学;线下“走心”,探索“4 X”模式,落实“互相佩戴党员徽章、集中交纳党费、重温入党誓词、组织政治学习”4项规定动作,增设“圆桌思想汇”“微e声”“项目讲坛”等X项自选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充实“党味”、添足“鲜味”。开展学习“微行动”。
开展专题授课、观看红色影片、走访红色基地等丰富活动,激发企业党员学习热情。开展集中研讨,学习“史上最牛创业团队”——中国共产党发展史,结合企业创业经历谈体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践行初心,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在公司党员技术骨干带动下,以“新基建”为基点,为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为中国“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跨越贡献力量。
围聚贤才,熠熠生辉
栽好梧桐才能引凤凰来。作为公司CEO,潘正颐今年正式转入预备党员,他的入党感悟刊登在新华日报七一专题报道。
其实,这只是常州微亿党支部培厚沃土育英才的一个缩影。为此,公司实施“把新员工培养成业务骨干、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优秀党员培养成中高层管理人员”的“递进培养”工程,累计培养入党积极分子5名,发展党员1名。
此外,常州微亿党支部积极打造“8090”人才社、开展“青蓝结对”、评选“红E之星”,优化“书记 先锋”师资、“理论 实务”内容、“授课 互动”方式等培训模式,健全“跟岗实习、现场锻炼、项目路演、实时评估”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招引博士8人、硕士43人。
“情系公益显担当”注重党史学习教育与企业文化深入融合,设立“毅心”先锋岗、“亿心”责任区,成立“义心”小分队,在“全民反诈”“为老服务”等活动中展现无私奉献有担当,以红色文化营造正气充盈的事业环境,创新文化塑造推陈出新的队伍气质,公益文化砥砺反哺社会的诚挚初心。
维聚智造,e路赋能
“维”新致物,聚力智能制造。常州微亿党支部以“亮身份、亮承诺、亮服务、亮技术”四亮活动为抓手,在攻坚克难中锻造一支“We”尖兵,复工复产期间,党员职工入驻精研科技5个月,成功研发智能质检设备,助力人员回流困难的企业按下“快进键”。
在“红色引擎”推动下,公司在工业领域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研发落地的赛道上持续发力,以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实体经济,探索出一条从单点智能化改造到智能工厂改造,再到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的新路径。
“维”巧以事,牵引行业发展。坚持“从业务中来、到场景中去”,为数据智能与3C电子、汽车、新能源等下游应用产业提供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目前已成为常州工业大数据云平台的建设与运营主体,与京东智联云联合开展C2M智能工厂战略合作,成为国内真正意义上与智能供应链相配套的C2M工厂。
“维”快不变,彰显“强”“兴”真章。党史学习教育赋能带来强劲动力,作为国内首次将5G MEC专网技术投入工业现场使用的企业,微亿智造荣获工信部第三届5G应用大赛一等奖(江苏唯一)、全国5G 工业互联网首批典型解决方案(常州唯一)、第四届工信部举办的工业大数据创新竞赛全国Top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官方赛事AIWIN应用创新赛AI数字赋能奖等众多奖项。微亿制造党支部“浪起微澜 亿心向党”获2021年度常州市互联网行业党建工作优秀品牌。
微亿制造以党员骨干为先锋的年轻科技创业团队将继续传承常州深厚的红色文化传统和浓厚的运河工业基因,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引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常州大数据产业园这方热土,为众多制造企业解决更多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为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打造“国际化智造名城”贡献力量,用实绩践行“强国复兴,我来担当”。 (王淑君 刘霞)
本文来自【常州日报-常州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