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域治理】福利路街道兰化22街区社区搭建“1+2+N”基层治理新模式
今年来,福利路街道兰化22街区社区围绕区委、区委政法委“一核多元、融合共治”的社会治理工作要求,积极构建“一核引领、两化驱动、多元共治”的“1 2 N”基层治理工作模式,探索以社区党委为核心、党建联建为基础、网格化管理为依托、社区居民为主体、社会化服务为方向的多元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有效满足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社会服务需求,切实提升社区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
一、突出党建引领,搭建“共治堡垒墙”,筑牢基层治理“核心力”。一是加强思想建设,打造“红色加油站”。依托“主题党日 ”活动,做好“ ”的文章,组织开展党史知识竞赛、红色诗词朗诵赛、红歌赛、红色灯谜展猜等活动,激励党员做好政策法规的宣传员、为民办事的服务员、党群关系的联络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主动关心邻里关系、环境卫生等,积极参与社区治理。二是丰富教育载体,建立“红色思想库”,开辟“静心室”,加强党员廉政教育、宣传党风廉政建设、传递廉洁正能量;另一方面是禁毒宣传室,包括法律法规、禁毒史、防与害、毒品的种类等,从多个角度宣传拒毒、禁毒理念。三是打通服务渠道,开启“红色映像馆”。每月开展一次“组织探望日”活动,对社区高龄党员、困难党员开展送学上门、入户走访、共庆生日会;每季度开展一次“榜样宣传日”活动,为共产党员家庭挂牌、为党员佩发党徽,带领党员参观学习红色教育基地、观看红色影片;每半年开展一次“社区惠民行,服务送到家”便民服务活动,为辖区居民提供健康咨询、理发、修鞋、小家电维修等免费服务。
二、坚持两化驱动,编织“共治服务网”,打好基层治理“组合拳”。一是网格化精细管理。积极发挥好社区综合治理“网格化管理”平台,建立“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责任网格员”的群防群治服务体系,实行“一格一长、一格多员,一网多能、一网统筹”的网格管理模式,将社区党委书记、支部书记、党小组组长、楼院长、社区工作人员、辖区单位、商铺全部编入网格,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促进支部融入网格,让党员在网格化社会治理中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二是区域化共驻共建。建立党建共荣圈,健全社区“大党委”组织架构,与辖区企业签订了共驻共建协议书,推动社区与各单位党组织之间区域化党建进入“1 N”的崭新模式。建立惠民服务圈,依托辖区内居务大厅、老年人日间照料站、社区卫生服务站、党群服务中心便利位置和条件,实现“十五分钟便民服务圈”。
三、强化多元协同,擘画“共治同心圆”,奏响基层治理“交响乐”。一是推进“三社联动”,与甘肃惠群社会组织合作,提供青少年教育、残困帮扶等专业服务。召开居民议事会,整合社区支部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志愿者等四方资源和力量来共同参与社区的管理和服务。二是党派进社区,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合作共建能力,开展民情调研、建言献策、社区活动等。与九三学社西固区委员会共同开展纪念中共中央“五一口号”发布70周年主题活动、共赴河口古镇参加农民丰收节并开展“诗歌朗诵赛”。三是志愿服务常态化,社区依托街道“时间银行”志愿服务项目,开办“爱心超市”,打造“指尖上的党建”。开展政府救助、社会捐助、领里互助、义工帮助以及奉献嘉评的“四助一嘉”服务。深化拓展,招募社会团队力量,夯实志愿服务队伍,让社会各方在社区建设中奉献智慧、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