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至县多措并举抓实农村基层党建重点工作(持之以恒抓好农村基层党建重点工作)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原创稿
今年以来,东至县委组织部紧盯主战场、统筹各领域,重点抓好村“两委”换届准备、“池州名村”培育和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等工作,推深做实农村基层党建“三大工程”,推动基层党建全面提质增效。
抓主抓重,扎实推进村“两委”换届准备工作
逐村摸底研判。严格落实县乡领导干部“包乡走村入户”“包村联组入户”制度,深入乡镇村开展换届前调研,逐村过筛、逐人研判,建立全县村(居)“两委”换届准备工作台账,全面掌握面上基本情况以及“一肩挑”、人选储备、责任审计、群众诉求、风险隐患等重点情况。
突出重点管理。结合走访调研摸排、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平时掌握及2018年换届情况,按照“红”“黄”“绿”三个等级进行分类,分别建立台账,并对“红村”实行县级领导包联、乡镇书记包保,研定“一村一策”。
净化换届风气。针对当前村(居)信访矛盾突出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历史遗留问题、可能影响换届选举的苗头性问题,联合政法、信访、财政、审计等部门开展“三清”专项行动,确保责任审计“清账”、矛盾调处“清访”、宣教警示“清风”。同时,在“东至慧”平台开设“皖美村支书”“身边的榜样”专栏,浓厚换届氛围,引导基层广大党员干部见贤思齐,推动比学赶超,激励担当作为。
从严从实,稳步推进“池州名村”培育
狠抓基层组织建设。采取“对标建设、集中验收、动态管理”的方式,高标准打造党群服务综合体。设立红色书屋、乡风议事厅、党建长廊,延伸党群活动阵地。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为乡村建设提供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
壮大集体经济。以规模化、优质化、品牌化为方向,推行“村办项目”“自办产业”“合作联营”“能人领办”“入股搭车”等多种发展模式,实施茶叶、菊花、木耳、中草药特色种养,以及绿色加工、生态旅游等富民项目,培育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目前,4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均突破50万元,其中,木塔乡大田村2020年集体经济收入达91万元。
强化乡村善治。秉持“党建 治理”理念,抓实“好婆婆、好媳妇”“文明家庭”等评选,推动乡村治理从施治迈向善治。完善协商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志愿服务队和村规民约五大载体,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聚焦聚力,纵深推进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
在前期2个选点乡镇建设的基础上,全域深化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全面完成全县132937户农户、940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31个村集体经济组织信息采集工作。
聚焦平台建设。建设新概念、开放性、普惠式农村信用信息系统“红色信e贷”平台,上线县域内10家银行78款金融产品,建成“网上金融超市”,目前平台线上授信达6.2亿元。
聚焦服务提升。首创金融服务团和产业服务团“双服务团”模式,建设标准化金融服务室站点117个,择优选派41名“红色信贷员”和100名金融村官,为信用主体提供更具针对性金融服务和信贷支持。
聚焦结果应用。制定信用主体优惠政策“大礼包”,出台就医、旅游、就业、农业保险、小额贷款、入军、入党、入团等50条优惠措施。
聚焦生态提质。构建“担保机构 金融机构 政府”三方风险共担机制,实施“433”风控模式,加固风险“防火墙”。联合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共同发起建立长三角首个乡村振兴实验基地,先行先试,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东至县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入选长三角“三省一市”共建共育共享党建资源清单。(唐珍 桂亿)